高梁桥路的典故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历史渊源:高梁桥位于北京西直门外北侧,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石桥,其渊源可追溯至辽代。在元世祖忽必烈的至元二十九年,这座石桥在和义门处初露风采,因其地名高梁而得名。名胜之地:明清时期,高梁桥周边古刹林立,水质清澈,绿树环绕,环境优美,成为了京郊的名胜之地。...
慈禧听罢感到十分惊奇,便起驾出宫。出西直门下高梁桥,坐上皇船,沿长河,直到万寿寺(今北京艺术博物馆)。慈禧上了码头,进了山门,直奔大雄宝殿而来。进得殿来,见供奉的依然是原来的三世佛,不觉勃然大怒:“明明是原来的三世佛嘛,哪来的双佛显光?”那个时候,奴才欺骗主子是要杀头的,但李莲英心...
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
图1 繁忙的长河游船 长河,是北京城里一条非常古老又非常年青的河道,北起颐和园昆明湖最南端的绣漪桥(南罗锅桥),终点为西直门外的高梁桥,全长10.8千米(图1)。说它古老,是指它的下段,有3000多年的历史,一条自然河道,曾是 “小黄河”永定河(古时又称桑干河、卢沟河、无定河等)的一段,后来泥沙冲淤,河道变迁...
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