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至正历史典故是指宋理宗赵昀在位期间所创立的一个年号。这个年号的寓意是“大中”代表国家治理的大政方针,“至正”表示治国的方法应该是严谨无私的。赵昀是北宋第九位皇帝,他在位的年号是大中至正(1224年-1234年)。他在改元之初,就制定了“御前纲鉴”和“遥授”两个政策,以提高官员的责任感和...
“大中至正”这四个字,源自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传习录》中的一句名言:“若论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这句话揭示了圣人之道的最高境界,意味着这种道贯穿始终,无所不包。同时,“大中至正”四个字也暗含了蒋介石的名讳。蒋介石的名字中,“中”和“正”恰好与“大中至正”中...
在《荀子·宥坐篇第二十八》中,孔子的智慧寓言通过一件名叫欹器的器皿得以展现。在鲁桓公庙中,孔子与弟子一同目睹了这个倾斜的器皿。他询问守庙人,得知此器名为宥坐器,其特性是空时倾斜,满时则翻覆。孔子以此为例,教导弟子:“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他让学生亲手灌水,观察器皿随着水位变化...
《荀子》中的《宥坐篇第二十八》说到: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
【典故出处】: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城,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成语意思】:极为公正,不偏不倚。 【通用拼音】:da zhōng zhi zheng 【拼音简写】:DZZZ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 ***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