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典故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古诗中的典故

2020-12-19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 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汉书 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说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8、青鸾:《山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10、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1、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2、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13、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4、长亭: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5、南浦:屈原《楚辞 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16、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17、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8、风骚:原指《诗经》的《国风》,《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如毛泽东《沁园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9、雕虫: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如李贺《南园十三首》“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当年辽海上, 文章何处哭秋风?”诗中“雕虫”句的意思是说吟诗作赋是没有什么大用处的技艺。

20、鸿鹄:《史记 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21、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如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文天样的《金陵驿》“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2020-09-29
古诗中的典故非常的多,最著名的我们应该知道,嗯,贾岛的推敲这两个字在诗中的运用就非常的有。2020-09-29
想要知道古诗中的典故,那么必须确定是哪一首古诗,因为每一首古诗都有自己背后的故事。2020-09-29
现在古诗中的经典还是典故,还是有很多的兵种,古诗中的典故写的都是什么给我们大家增长知识增长。2020-09-29
这个可以是,嫦娥应悔偷灵药,这个貌似可以2020-09-29
点污染他是抢到这个内容啊这个很重要这个是一个这样的一点2020-09-29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4:10: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古诗中,典故的应用极为广泛,能够使诗歌语言更加凝练,意境更为深远。送酒这一典故常见于表达思念之情,如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此处化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黄金台是另一个常见的典故,常用来象征君臣之间的忠诚和信任。李贺...

  •  翡希信息咨询 读诗不知“典”,犹如炒菜不放盐,盘点古诗中11个有故事的典故

    古诗中11个有故事的典故如下:一诺千金:典故来源: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形容信守承诺的重要性。诗词应用:多用来强调诚信,如李白、贺铸的诗词中均有提及。二乔:典故来源:指三国时期孙策和周瑜的两位妻子,命运多舛。诗词应用:常用来抒发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如杜牧、苏轼的诗词。八阵图:典...

  • 36个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解析如下:咏絮才:称赞女子善于吟咏,出自东晋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拟雪花飞舞的典故。比翼鸟、连理枝:比喻恩爱夫妻,前者源于鹣鹣鸟必须两只在一起才能飞的传说,后者指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莼鲈:指家乡风味,象征思念家乡、弃官归隐之情,出自《晋书》中张翰因...

  • "三马食一槽"来自《晋书·宣帝纪》,指司马懿及其两个儿子掌握曹氏军政大权,曹操梦见三马同食一槽,因而产生忌恨。这个典故常用来比喻阴谋篡权。"三里雾"和"五里雾"出自《后汉书·张楷传》,描述了张楷和关西人裴优的雾术。张楷能作五里雾,而裴优只能作三里雾,自认为不如张楷。"如烟入抱"来自...

  • 中国古诗词中充满了典故,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以下三首诗,各自包含了令人回味无穷的典故。首先看《锦瑟》中的“庄周梦蝶”。李商隐用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的故事,描绘了一种梦幻而又迷幻的意境。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在梦中翩翩起舞,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而梦醒后...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