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成语“一鸣惊人”?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该成语背后的典故如下:- 背景:战国时代的齐威王在年轻时即位,因年轻气盛而骄傲自满,每天沉迷于饮酒作乐,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甚至不准大臣劝阻,违者会受到死刑的处罚。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年,导致国家政治混乱,邻近的魏国也常派兵攻打...
如何理解成语“一鸣惊人”?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球球词典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7-26 16:20: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该成语背后的典故如下:- 背景:战国时代的齐威王在年轻时即位,因年轻气盛而骄傲自满,每天沉迷于饮酒作乐,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甚至不准大臣劝阻,违者会受到死刑的处罚。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年,导致国家政治混乱,邻近的魏国也常派兵攻打。

  •  唔哩生活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的人是怎样的人?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是深藏不露的人。这种人在平时不显山露水,但一旦行动起来,就能取得惊人的成就。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那些平时默默无闻,关键时刻却能一展才华的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的出处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中的故事,讲述了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

  •  谷艾文艺苑 成语“一鸣惊人”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解释如下:- 字面意思: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 比喻意义: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在故事中,齐威王年轻时骄傲自满,不理朝政,导致国家混乱。大夫淳于髡通过隐喻的方式劝谏齐威王,齐威王听后明白自己的过错,开始整顿国家,最终使国家日渐强大,实现了“一鸣惊人”的壮举。

  •  百度网友2a150ed “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

    一鸣惊人 释义:鸣,叫;惊,震惊。一声鸣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就做出了惊人的事。出处:《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成语一鸣惊人说的是齐威王的故事 齐威王生在战国时代 他继承王位时还不足三十岁,正是贪玩的年龄。他春风得意,整天只...

  •  二似柒TA473 “一鸣惊人”这一成语故事的意思是什么?

    字面解释:一声鸣叫使人震惊。解释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用法 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国家、集体示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冯玉祥想~,他来提一个...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