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中一鸣惊人的典故

一鸣惊人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原文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
《韩非子》中一鸣惊人的典故
一鸣惊人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原文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
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故日:“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译文
楚庄王熊旅统治朝政三年,不发布政令,不治理朝政。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谜语,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你放心,我知道了。”
经过半年,楚庄王就亲自听取朝政,被废除的有十项政令,被启用的有九项政令,诛杀大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因而国家能被大力整治。带兵讨伐齐国,在徐州大败了齐军,在河雍战胜了晋军,在宋国汇合诸侯,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庄王不因为小事而妨碍好事,故此能有好的名声;没有过早显露,故此能有好的功绩。所以说:“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
启示
楚庄王的这个故事,很有名。
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他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据《韩非子》这段材料讲,庄王初登位,三年中无所作为,右司马忍不住要用隐语的方式暗示他该有所作为了。
庄王不是一个无所作为的人,他是不露声色。这三年他确实是“无令发,无政为”,但他“自静三年以讲得失”《新书.先醒》,用他自己的比喻式的话说,就是:“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他所谓的“长羽翼”,是说自己长见识,也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所谓的“观民则”,是说观察老百姓干些什么,这就叫“自静三年以讲得失”。
而且,从他后来的施政措施来看,他的“讲得失”还包括总结过去国君治国的经验教训。所以,在右司马对话的装卸后,他的治国,对内,“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国家因此而大治。按照秦汉别的史书中的记载,他“退辟邪而进忠正”,大胆举用了孙叔教等人,严惩了一大批奸佞小人。他还重视农业生产和教育事业。在此基础上,他打了一连串胜仗,“遂霸下”。
楚庄王的行为对人很有启示。我们干任何事,事先应该“自静”,估量一下自己,也分析分析周围的情况,使自己有所提高,有所长进,更密切关注人们干些什么,想些什么。有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一旦行动,就干出名堂,干出成绩,不小手小脚,而是大刀阔斧,力争大见成效。准备要充分,行动要果断,措施要得力,这样才能卓有成效。
2024-04-18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2:58: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鸣惊人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原文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

  •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是楚庄王的故事典故。以下是关于这个典故的详细解答:来源:该典故最早见于《韩非子·喻老》的记载,描述了楚庄王在执政初期三年没有发布政令、没有大作为的情况。故事梗概:楚庄王执政三年,没有发布任何政令,也没有进行任何政治作为。右司马与他隐晦地谈论此事,问楚庄王有一...

  •  宸辰游艺策划 一鸣惊人最早出自哪里

    书中“一鸣惊人”的典故最早出自《韩非子》,原文为:“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这句话形象地比喻了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时机成熟便展现出非凡才华与成就。“一鸣惊人”这一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平时不显山露水,但关键时刻能取得惊人成就的人或事。韩非作为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

  •  文暄生活科普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的典故

    “一鸣惊人”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复兴楚国的历史故事,最早见于《韩非子·喻老》。在楚庄王执政初期,他三年不发号施令,看似无所作为,实则在暗中积蓄力量。有人向他提问,比喻一只鸟三年不飞不鸣,庄王答道:“鸟儿三年不飞,是为了丰满羽翼;不鸣,是为了观察百姓的状况。一旦展翅,必将直冲...

  •  佃夕夕夕夕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出自什么典故?

    “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韩非子·喻老》记载这件事说:“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有所暗指的话称‘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