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燕然勒功 【拼音】yān rán lè gōng 【释义】古词有云“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意即未平定边疆的战乱,“燕然”,山名,即今蒙古杭爱山。永元元年(公元89)六月,窦宪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与副将征西将军耿秉率八千汉家骑兵、归附汉廷的八千羌胡骑兵出征。再加上南匈奴...
引用了窦宪的典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汉和帝永元元年(89),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渔家傲·秋思》是北宋词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词。全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
这句话的意思是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该诗句出自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全诗原文如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据《后汉山·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原文】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