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言有什么历史典故的啊?

食言而肥的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大夫叫孟武伯,姓仲孙,名彘(音zhì),世称仲孙彘,谥号武。这个人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话从来不算数。鲁哀公知道他有这个毛病,一直对他很不满。但是念在他是名族之后,也就没有对她怎么样。朝中还有另一位大臣叫郭重,这郭重长得很肥胖,平时颇受鲁哀公...
食言有什么历史典故的啊?
食言而肥是指违背诺言,只图对自己有利。那么食言而肥的典故来源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食言而肥的典故来源的故事吧!   
食言而肥的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大夫叫孟武伯,姓仲孙,名彘(音zhì),世称仲孙彘,谥号武。这个人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话从来不算数。鲁哀公知道他有这个毛病,一直对他很不满。但是念在他是名族之后,也就没有对她怎么样。朝中还有另一位大臣叫郭重,这郭重长得很肥胖,平时颇受鲁哀公宠爱,因而常遭孟武伯的嫉妒和讥辱。   
有一年六月的时候,鲁哀公从越国回来,孟武伯等人到五梧这个地方迎接。大臣郭重亲自为哀公驾车,见到孟武伯前来迎接,回头对哀公说:“孟武伯这个人在您不在的这段时间,背后说了很多诋毁您的坏话,您一定要当面质问他们!”   
于是,鲁哀公在五梧宴请孟武伯大夫,孟武伯因为厌恶郭重,孟武伯借着向哀公敬酒的机会,又向郭重道:“你吃了什么东西这样肥胖啊?”鲁哀公听了,很觉厌恶,便代替郭重答道:“食言多也,能无肥乎!”这句话分明是反过来讽刺孟武伯惯于说话不算数,而且在宴会上当着群臣之面,出于国君之口,孟武伯顿时面红耳赤,感到万分难堪。大家虽然继续喝酒但都不高兴,鲁哀公和孟武伯大夫从此就互相有了厌恶感。   “
食言而肥”这个成语就是从此而来,形容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只图自己便宜。若表示坚决履行诺言,说话一定算数,即为“决不食言”。    
【成语】:食言而肥    
【释义】:指不守信用,说话不算数,只图自己占便宜。食言,失信。2021-03-11

2020-11-29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5:31: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大夫叫孟武伯,姓仲孙,名彘(音zhì),世称仲孙彘,谥号武。这个人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话从来不算数。鲁哀公知道他有这个毛病,一直对他很不满。但是念在他是名族之后,也就没有对她怎么样。朝中还有另一位大臣叫郭重,这郭重长得很肥胖,平时颇受鲁哀公宠爱,因而常遭孟武...

  •  阿暄生活 食言典故

    历史中的食言典故,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也要坚守诚信的原则。无论是个人承诺还是商业合约,都应以诚实守信为本,避免“食言而肥”的行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诚信的社会环境。

  •  翡希信息咨询 食言一词是怎么来的?

    历史典故:春秋时,鲁国大夫孟武伯经常言而无信,国君鲁哀公对他这种行为非常不满。在一次宴会上,孟武伯借机嘲笑一位名叫郭重的大臣肥胖,鲁哀公便当场讽刺孟武伯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意思是孟武伯经常说话不算数,所以才会变得如此肥胖。这就是“食言而肥”的出处。字面意思与引申义:从字面...

  •  陌M上花开2 背惠食言的出处

    背惠食言的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  唔哩生活 不守诚信的历史典故有哪些?

    3、食言而肥:孟武伯常言而无信,鲁哀公以此讽刺他。这个成语后来用来形容说话不算数,只图自己便宜。4、刘备借荆州:刘备借荆州后有借无还,违背了信用。最终,在吴国的压力下,刘备只能将部分郡还给孙权。5、为大明报仇:清军以为大明报仇为旗号入关,欺骗了许多人和文人。然而,清军入关后,实际上...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