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探索:铁杵磨成针的典故介绍

铁杵磨成针的典故介绍如下:含义:铁杵磨成针是一个成语,用来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出处:该典故出自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主人公:故事的主人公是李白和一位姓武的老婆婆。故事内容:李白在山中读书,尚未完成学业便放弃了,离开时路过一条小溪。他看见一位老婆婆...
历史文化探索:铁杵磨成针的典故介绍
铁杵磨成针的典故介绍如下:
含义:铁杵磨成针是一个成语,用来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
出处:该典故出自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
主人公:故事的主人公是李白和一位姓武的老婆婆。
故事内容:
李白在山中读书,尚未完成学业便放弃了,离开时路过一条小溪。他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感到奇怪便询问原因。老婆婆回答说她想将铁杵磨成针,李白质疑其可行性。老婆婆坚定地说:“只需功夫深!”李白被老婆婆的毅力所感动,决定返回山中继续完成学业。启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成为激励后人持之以恒求学的名言警句,提醒人们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再困难的事情也能取得成功。
2025-01-24
球球词典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7-26 19:42: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含义:铁杵磨成针是一个成语,用来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出处:该典故出自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主人公:故事的主人公是李白和一位姓武的老婆婆。故事内容:李白在山中读书,尚未完成学业便放弃了,离开时路过一条小溪。他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感到奇怪便询问原...

  • 成语“铁杵磨成针”背后的历史典故是关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典故内容: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有一天,他逃学跑到小河边玩,看到一位老婆婆在磨一根粗大的铁棍,想要将其磨成细针。李白感到惊讶,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老婆婆告诉他,只要有恒心,天天磨,铁棒也能磨成针。李白深受启发,从此刻...

  • “铁柱磨成针”亦系另一个例子。故事大纲: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只爱玩耍。一天他又丢下书本,跑到野外去。路上,他看见一位老婆婆,蹲在地上,手握着一根大铁棒,在一块石上努力地磨呀磨。李白很好奇,便问老婆婆说:「你在干什麼呢?」老婆婆头也不抬,回答他说:「我在造一口绣花针呀!」...

  • 29) 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家喻户晓;李白铁杵磨成针司马光警枕励志范仲淹断齑画粥宋濂冒雪访师的事迹千古传诵。30) 奶奶的,铁杵磨成针,老子今天就来个兽骨磨成针,一天到晚都见到一群大老爷们在那里遛鸟,老子一定要让裤子普及兽人世界。看了“铁杵磨成针”典故内容的人也喜...

  • 答案:“后宫佳丽三千人,铁杵磨成绣花针”出自中国民间故事《铁杵磨成针》。解释:1. 故事背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则谚语故事,意在鼓励人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2. 故事内容概述: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了完成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将一根铁棒磨成细细...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