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队夷齐下首阳,几年观望好凄凉。早知薇蕨终难饱,悔杀无端谏武王。夷齐:即伯夷与叔齐。薇蕨:野豌豆与蕨菜,其嫩叶可供食用。悔杀:非常悔恨。无端:没有来由。武王:即周武王。伯夷与叔齐,是商代时候孤竹国国君墨胎初的两个儿子。墨胎初想要让叔齐继位,墨胎初死后,叔齐却要把王位让与伯夷。...
夷齐,伯夷、叔齐。周武王灭商,作为商朝的贵族,伯夷、叔齐两个人拒绝周朝的封地,逃到首阳山上,以采吃野菜为生,发誓不吃周朝一粒粮食,被认为是品行高洁的模范。但是“一队”人就太多了,诗里就有了讥讽的意思,说你们这些人,装模作样学伯夷、叔齐,看到有好事来,争先恐后地下山来抢。附一...
具体分析如下: 诗句来源:“夷齐首阳饿”这句诗直接来源于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双头兰》。 诗歌背景:《双头兰》这首诗通过赞美双头兰的独特形态,引申出对忠贞不渝、情深意重的赞美。其中,“夷齐首阳饿”一句,借用了古代伯夷和叔齐在首阳山饿死的故事,来强调这种情谊的难能可贵。 作者简介:方岳...
简单点说是这样: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孤竹国人,二人互让君位避纣投周,又反对武王伐纣,耻食周粟,来到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关于伯夷和叔齐,原文是这样:《史记·伯夷列传》中有如下的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
夷齐盗跖俱亡羊典故如下:《庄子·骈拇》说:“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牧羊时,臧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