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采薇同源典故

首阳山的典故源于古代两位贤士——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他们因为对周朝的不义行为感到愤慨,拒绝食用周朝的粟米,转而选择在北山的薇菜中寻找生存。伯夷和叔齐在西山,也就是首阳山上,亲自采摘薇菜为食,他们的坚持象征着对高尚道德的坚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薇菜逐渐老去,首阳山的薇蕨成为他们的主要...
首阳采薇同源典故
首阳山的典故源于古代两位贤士——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他们因为对周朝的不义行为感到愤慨,拒绝食用周朝的粟米,转而选择在北山的薇菜中寻找生存。伯夷和叔齐在西山,也就是首阳山上,亲自采摘薇菜为食,他们的坚持象征着对高尚道德的坚守。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薇菜逐渐老去,首阳山的薇蕨成为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尽管生活艰苦,他们宁可饿死也不愿意接受周朝的粮食,他们的精神被后人尊称为"采薇士"和"采薇翁"。这个故事中,他们对原则的执着,使"首阳采薇"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了不屈不挠的节操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尽管双麋(一种动物)试图劝他们改变心意,但他们坚决不为周朝的粮食所动,最终饿死在了西山,首阳二子的悲剧性结局,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深刻记忆。首阳山、首阳人、首阳薇,都承载着他们高尚品格的烙印,成为后世敬仰和学习的榜样。
扩展资料首阳采薇,典故名,成语,典出《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辞让王位,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在周灭商后,耻于吃周家天下的粮食,采薇首阳,最后饿死。后遂用 “首阳采薇”等喻人坚守气节。​
2024-06-02
球球词典 阅读 38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8:12: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首阳山的典故源于古代两位贤士——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他们因为对周朝的不义行为感到愤慨,拒绝食用周朝的粟米,转而选择在北山的薇菜中寻找生存。伯夷和叔齐在西山,也就是首阳山上,亲自采摘薇菜为食,他们的坚持象征着对高尚道德的坚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薇菜逐渐老去,首阳山的薇蕨成为他们的主要...

  • “首阳采薇”是指伯夷和叔齐在首阳山采薇而食,以此表达他们不食周粟的气节。“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历史典故如下:背景: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三子。孤竹国是商朝边境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的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一带。伯夷和叔齐因“兄弟让国”的美谈而闻名。投奔周文王:他们听...

  •  百度网友b092327 首阳采薇典故名是什么?

    采薇典故名是首阳采薇。典故出处:典出《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辞让王位,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在周灭商后,耻于吃周家天下的粮食,采薇首阳,最后饿死。后遂用 “首阳采薇”等喻人坚守气节。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典源译...

  •  唔哩生活 采薇的典故是什么?

    采薇的典故源自伯夷叔齐的故事,他们是商朝末年孤竹国的两位公子。当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后,伯夷叔齐为了表示对旧朝的忠诚,决定不再食用周朝的粮食。他们来到首阳山,以采摘薇菜为生,最终因饥饿而死。鲁迅在1935年的作品《故事新编》中的《采薇》一文中,采用了伯夷叔齐的故事作为背景。小说中的主人...

  •  上海贡苒网络 采薇是什么典故?

    1. 采薇是一个源自伯夷叔齐故事的典故,这两位是商代孤竹国的公子。2. 在周武王建立周朝之后,伯夷叔齐决定不吃周朝的粮食,而是在首阳山采摘薇菜来维持生活。3. 最终,他们因饥饿而在首阳山逝世。4. 鲁迅在1935年12月创作的《故事新编》中的《采薇》一篇,就是以伯夷叔齐的故事为背景。5. 在这篇...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