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诗人到达萧关,恰逢骑兵,一问才知,“都护”在燕然前线。交代行程,了解边塞状况,信息量可谓极大,字斟句酌间,我们可以想见诗人由希望到失望的情感变化。当得知距离目的地还很远,那里正是刻石记功的燕然山,诗人又不由一振,顿时豪情满怀,一派盛唐气象。典故的运用、...
在“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两句诗中,中间发生的事情是诗人途中遇到侦察兵,得知都护在前线破敌后仍未归。具体来说:遇到侦察兵:诗人在萧关遇到了侦察兵,这是唐时防御吐蕃的重要军事要地,侦察兵在此巡逻,负责侦察敌情。得知都护未归:通过与侦察兵的交流,诗人得知都护在前线破敌后仍未归。这...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注释: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看望,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属国:一说指...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句诗展现了王维边塞诗中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情景交融:这句诗将叙事与写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人王维在萧关偶遇巡逻的骑兵,得知都护正在遥远的燕然前线。这里的“逢候骑”是叙事,而“萧关”和“燕然”则是典型的边塞地名,它们不仅构建了诗歌的地理背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