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关于“黑齿”的典故?

黑齿, 黑齿习俗在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有,属日本、泰国及中国云南边疆傣族较为突出,均以乌牙作为一种传统习、黑齿为美,代表干净及有净化作用,染黑齿在日本亦是一种贵族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这一习俗在东南亚地区相沿数千年,现已基本绝迹。唐代有黑齿常之,其先出自扶余氏,封于黑齿,子孙因以为氏。曾祖...
有谁知道关于“黑齿”的典故?
黑齿, 黑齿习俗在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有,属日本、泰国及中国云南边疆傣族较为突出,均以乌牙作为一种传统习、黑齿为美,代表干净及有净化作用,染黑齿在日本亦是一种贵族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这一习俗在东南亚地区相沿数千年,现已基本绝迹。
唐代有黑齿常之,其先出自扶余氏,封于黑齿,子孙因以为氏。曾祖父黑齿文,祖父黑齿德,父亲黑齿沙次,并官至达率。黑齿常之自幼便习读春秋左氏传和司马迁、班固的《史记》和《汉书》,在国内以骁勇有谋略著称。后成为唐代将领,被酷吏周兴诬陷,被武则天处死。

扩展资料:
染黑齿是一种贵族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这一习俗在日本相沿数千年,现已基本绝迹。而黑齿习俗在中国古代长期被认为是蛮荒、不开化的特征之一。早在平安时代,黑齿就已是贵族的特征之一。日本民俗中以白色为最高贵,而黑色称为“黑不净”,平安时代《衣服令》将墨色排列在最末位,表示身份卑贱之人所穿衣服颜色。然而,在“口腔色彩学”上,日本人却又以黑齿为尊贵;这也证明该习俗可能是外来的。据说日本的黑齿习俗是从朝鲜传入的,如果考虑到朝鲜古代百济这一习俗兴盛,而百济又和日本关系极为密切,这一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黑齿
2018-09-18
云南傣族男女从十四、五岁开始。有用家木烟涂牙齿的习惯,认为把牙齿染得愈黑愈美,因此结婚时新娘是特别要将牙齿染黑的。
基诺族的染齿“颜料”,却多用梨木。其法是将爆烧后的梨木放在竹筒内,上面盖上铁锅片,待铁片上的烟脂成发光的黑漆状时,即手持铁锅片用上面的梨木烟脂染齿。
布朗族的染齿“颜料”却用红毛树枝制成,其法是将红毛树枝点燃,让黑烟熏在铁锅片上,积黑烟而待用。 除了上面所说的“牙齿愈黑愈美”的装饰作用外,染黑的牙齿还象上了一层“漆”,有保护作用。
同时,更明显的是,“漆齿”还是一种表达爱情的手段,其中也可能还包含着某种原始崇拜意味。
基诺族的染齿也是一种互相爱慕和尊敬的表示,青年男女在一起相聚时,姑娘常把铁片端到自己爱慕的青年面前请其染齿;此俗是基诺族的古老传统,据说不习此俗者死后将不受祖先的鬼魂的欢迎。

扩展资料:
在古代,花腰傣人以黑齿为美。女孩们小时候开始就会嚼一种名为玛麻藤本植物,连续嚼几个月后,牙齿就会越来越黑。
在花腰傣人看来,一口嘿嘿的牙齿不仅美丽,而且还有健齿的作用,此为花腰傣的第二怪以黑齿为美。花腰傣奇特的风俗让无数游客为之惊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黑齿
2018-09-18
《明史》上记载:某日朝会,崇祯帝见某位官员的奏折上有黑齿一词,不解,便请教这位周道登大学士,周阁老想了半天,回奏道:“黑齿,齿发黑者也!。””(意思是黑齿,就是牙齿发黑)。周道登这样的人能封侯拜相,可见明朝人才凋敝,离亡国也不远了。当然,崇祯皇帝也非昏君,周道登当了一年的大学士,便被崇祯皇帝请回了老家。2013-07-16
2020-03-11
1,黑齿,古姓,读音为hèchí,著名人物有唐代名将黑齿常之。详情楼上已做解释,这里不再细说。2,染黑齿,古时候中国外围一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以槟榔或铁锈水加五倍子等办法将牙齿染黑,以黑齿为美,据说其原因是因为可以防止龋齿。3,传说中的古国名,出自《山海经 海外东经》,后来清代以《山海经》为背景的著名小说《镜花缘》中也曾经提到黑齿国。2013-07-16
第一个源:源于夜郎国,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古夜郎国牂牁地黑齿部,属于以国名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管子·小匡》终记载:“齐桓公九全诸侯,一匡天下,南至吴、越、巴、牂牁、不庚、雕题、黑齿、荆夷之国。注曰:皆南夷国号。”
  说明,在春秋时期已有牂牁,且它是南方一个较大的古国,其名号才能与吴、越等春秋大国并立。
  古夜郎国,战国后期在今贵州一带地区,其国有黑齿夷邦,族人称为黑齿氏。后为汉武帝刘彻所收,由于境内有牂牁水,故称牂牁郡。
  第二个源:源于百济族,出自汉、唐时期朝鲜半岛古百济国附属黑齿国,属于以国名汉化改姓为氏。
  百济国,是公元一世纪至七世纪时期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强国,与新罗国、高句丽国三足鼎立。黑齿国,是百济国的附属国,亦或属邦部落,古称黑齿夷。
  夷,在中国上古时代称东方部落(夷越部落)为东夷,由于战争的缘故东夷分裂出“莱夷、九夷和淮夷”三个国。后“九夷”又分出“徐夷”。东夷之前称高辛氏国和黑齿国。东夷部落君王(首领)出现过的姓氏有“岳”、“皋陶”、“冯夷(即冰夷,死后称河伯)”、“后羿”和“越(无余)”,其中的后羿功德最大神话和传说最多。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夷”是他称,“越”是自称。
  尧舜时掌管一方的部落首领姓“岳”。史籍《尚书》中说:“帝曰:‘咨四岳’”。四岳即岳羲仲、岳羲叔、岳和仲、岳和叔四个大臣,是炎帝神农的后裔。这四个人精通天文地理,尧让他们分管四方的星相和山川变化,以决定一年为四季划分,史称四岳。据史籍《史记》记载:“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
  帝喾驾崩后,立挚为帝,不久挚崩,又立尧为帝。
  帝尧随命岳羲仲和皋陶去接管其父(帝喾)创建的高辛氏国(今山东及以北),但他们未能管理好国家,结果导致国家分裂,分成“中容”、“司幽”、“白民”和“黑齿”四个国。最后,帝尧不得不召回岳羲仲和皋陶。舜称帝后,并得到皋陶的辅佐,国家才得以强大,而皋陶原来就是尧属下的司法官员。
  据史籍《山海经》、《海外东经》等记载:“青丘国之北有黑齿国,黑齿国北不远有“汤谷”,青丘国南有朝阳之谷、虹虹、君子国、奢比之尸、大人国、嗟丘,嗟丘……”据此判断,黑齿国当在今辽宁省东部,与唐朝百济国(扶余国)将领黑齿·常之的姓氏可能源于北方扶余国相吻合。
  黑齿国人以国名为姓氏,称黑齿氏。
  唐朝初期,有原黑齿国人、左武卫大将军黑齿·常元,因军功勋巨而被封为燕国公,后死于武则天的酷吏政策下。
  黑齿·常之的后裔以祖上为荣,遂用“黑齿”为姓氏,后有省文简化为黑氏者,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常氏者。2013-07-16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4:49: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唐代有黑齿常之,其先出自扶余氏,封于黑齿,子孙因以为氏。曾祖父黑齿文,祖父黑齿德,父亲黑齿沙次,并官至达率。黑齿常之自幼便习读春秋左氏传和司马迁、班固的《史记》和《汉书》,在国内以骁勇有谋略著称。后成为唐代将领,被酷吏周兴诬陷,被武则天处死。

  •  乾莱信息咨询 有谁知道关于“黑齿”的典故?

    云南傣族男女从十四、五岁开始。有用家木烟涂牙齿的习惯,认为把牙齿染得愈黑愈美,因此结婚时新娘是特别要将牙齿染黑的。基诺族的染齿“颜料”,却多用梨木。其法是将爆烧后的梨木放在竹筒内,上面盖上铁锅片,待铁片上的烟脂成发光的黑漆状时,即手持铁锅片用上面的梨木烟脂染齿。布朗族的染...

  •  我喜欢远在天边 有谁知道关于“黑齿”的典故?

    早在平安时代,黑齿就已是贵族的特征之一。水野十子的漫画《樱花盛开》里所画的平安朝贵族男孩就都染黑齿。这一习俗在当时甚至有宗教意味,传说有一种叫“衾”的妖怪,会杀人,只有用黑齿咬它才能得救。日本民俗中以白色为最高贵,而黑色称为“黑不净”,平安时代《衣服令》将墨色排列在最末位,表示身...

  • 明朝崇祯皇帝的“黑齿”典故 大概的意思是奏折上的“黑齿”指的是黑齿国,但那个可笑的大学士却说那是“黑色的牙齿”《明史》上记载:某日朝会,崇祯帝见某位官员的奏折上有黑齿一词,不解,便请教这位周道登大学士,周阁老想了半天,回奏道:“黑齿,齿发黑者也!。””(意思是黑齿,就是牙齿发黑)。

  • 《山海经》中的黑齿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可能是以黑齿为特征的民族。《楚辞·招魂》中将“雕题黑齿”与食人习俗联系在一起,描绘出较为荒蛮的形象。然而,随着文明的发展,黑齿习俗的含义逐渐发生变化。在《镜花缘》中,黑齿国被描绘为一个文明国度,象征着儒雅斯文的最高境界。《江户日本》一书中提到...

其他歇后语大全类似问题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