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路蓝缕的典故

毕路蓝缕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意思是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路。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苦。知识扩展 1.国家的角度 表现了楚国国君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时的自信和实力。他仅带领少量兵力,就敢于深入敌方境内,并且能够取得胜利,这体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同时,这也说明楚国当时国力强盛,对...
毕路蓝缕的典故
毕路蓝缕的典故如下:
毕路蓝缕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意思是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路。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苦。

知识扩展
1.国家的角度
表现了楚国国君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时的自信和实力。他仅带领少量兵力,就敢于深入敌方境内,并且能够取得胜利,这体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同时,这也说明楚国当时国力强盛,对周边国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2.个人角度
这个典故中,楚庄王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和坚定信念的人。他不会因为自己已经拥有的成就而满足,而是始终保持进取的心态,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同时,他也非常善于识人用人,能够发现和重用有才华的人,让他们为自己效力。这种用人之道的体现,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3.历史典故角度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春秋时期是一个诸侯争霸的时代,各国之间互相争斗、角逐。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国家要想生存和发展,就需要有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决心。同时,也需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人才,让他们为自己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楚庄王在出兵攻打郑国时,是以“礼”为名,行“德”之实。他以谦卑的态度向郑国求援,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也告诉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注重“礼”和“德”的重要性,以和平、合作、共赢的方式解决问题。
总之,“筚路蓝缕”的典故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历史故事。它不仅表现了楚庄王的勇气、决心和智慧,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礼”和“德”的重视。
同时,它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决心,善于发现和利用人才,以和平、合作、共赢的方式处理国际关系。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国家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023-09-19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8:44: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毕路蓝缕的典故如下:毕路蓝缕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意思是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路。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苦。知识扩展 1.国家的角度 表现了楚国国君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时的自信和实力。他仅带领少量兵力,就敢于深入敌方境内,并且能够取得胜利,这体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同时,这也说明...

  •  宸辰游艺策划 说一说筚路蓝缕与一鸣惊人的历史典故与现实意义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孔颖达在疏中解释说:“以荆竹织门谓之筚门,则筚路亦以荆竹编车,故谓筚路为柴车。《方言》云:‘楚谓凡人家贫衣破丑敝为蓝缕。’蓝缕,谓敝衣也。”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郑国派大夫皇戍到晋国求援,称楚人很骄傲,现在...

  •  EHCOYE 筚路蓝缕的典故

    筚路蓝缕 【拼音】: bì lù lán lǚ 【解释】: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成语典故】:春秋时,小小郑国,地处晋、楚两大国之间。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为了争夺郑国,矛盾很大。郑国既害怕楚国,也不敢得罪晋国,处境十分为难。

  • 17 风尚大典是梦想的舞台,是追梦者的现场,重现其筚路蓝缕,展示其孜孜汲汲,彰明其家国情怀,光大其公民精神,这是我们作为媒体的责任。18 老子只想筚路蓝缕地创建个小康社会啊!率领劳动人民依靠勤劳的双手走向共同富裕……擦, 报告 溜达出来了。19 话说地维绝之前,曾有上古人族栖居在这苍...

  •  校易搜全知道 筚路蓝缕怎么读音(一个古代典故的由来)

    筚路蓝缕,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做事情的艰辛和不易。其中,“筚路”指的是用竹子编成的扁担,用来扛土和石头;“蓝缕”则是指用细条绑扎扁担的绳子。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最基本的材料,去完成最艰苦的工作。2.2筚路蓝缕的教育意义 筚路蓝缕这个典故,不仅仅是一个描述修路...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