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张议合纵连横的典故

苏秦张仪合纵连横的典故主要涉及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与军事联盟策略。1. 张仪的连横策略: 离间齐楚:秦国为了削弱对齐国的威胁,派遣张仪前往楚国进行游说。张仪通过收买楚国贵族靳尚等人,成功离间了齐楚联盟。 许地诱楚:张仪向楚怀王承诺,如果楚国与齐国断交,秦国将献出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听信...
苏秦张议合纵连横的典故
苏秦张仪合纵连横的典故主要涉及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与军事联盟策略。
1. 张仪的连横策略: 离间齐楚:秦国为了削弱对齐国的威胁,派遣张仪前往楚国进行游说。张仪通过收买楚国贵族靳尚等人,成功离间了齐楚联盟。 许地诱楚:张仪向楚怀王承诺,如果楚国与齐国断交,秦国将献出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听信了张仪的承诺,不顾屈原等人的劝告,与齐国断交。然而,当楚人向秦讨取土地时,秦国却拒不承认,引发了楚秦之间的战争。 秦胜楚败:在丹阳之战中,秦军大败楚军,消灭楚军八万,俘虏主将屈匄以下七十余人,并占领了汉中地区。这一胜利加强了秦国与巴蜀、关中的联系,免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
2. 苏秦的合纵策略: 合纵抗秦:苏秦主张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这一策略旨在通过团结各国力量,削弱秦国的扩张势头。 历史背景:虽然苏秦的具体行动在此典故中未详细提及,但合纵策略在战国时期被广泛采用,成为各国对抗秦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3. 连横策略对秦国的影响: 增强国力:张仪的连横策略成功削弱了齐楚联盟,为秦国的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秦国的国力因此得到进一步增强,为后来的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外交胜利:通过外交手段而非军事征服,秦国成功瓦解了对其构成威胁的联盟,展现了其高超的外交智慧。
综上所述,苏秦张仪合纵连横的典故是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复杂外交关系的缩影,展现了战国时期各国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激烈斗争。
2025-04-03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5:41: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苏秦张议合纵连横的典故

    苏秦张仪合纵连横的典故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两大策士苏秦和张仪分别推动的合纵与连横策略。苏秦的合纵策略: 苏秦主张六国联合抗秦,即“合纵”。他游说各国君主,强调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抵御强大的秦国。 合纵策略的目的是通过联合弱小国家,形成对秦国的包围网,从而维护各国的独立和安全。张仪的连横策略: 张...

  • 公元前313年的历史记载中,秦国使者张仪利用巧妙的计谋,展现了合纵连横策略的威力。他来到楚国,向楚怀王提出,如果楚国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将赠送六百里的土地作为兄弟之盟的诚意。楚怀王被这一提议打动,欣然接受,派遣使者随张仪前往秦国。然而,当楚使进入秦国境内,张仪故意假装摔伤,称病不见使者,这...

  •  誉祥祥知识 苏秦张议合纵连横的典故

    楚怀王反击,又大败于蓝田,张仪的连横对秦的强大和以后完成统一全国的使命,有积极作用。2、齐国也乘机与秦结盟,联合魏、韩进攻楚国,在垂沙大败楚军,宛、叶土地被魏、韩占领,使楚大受挫伤。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被秦国邀请相会于秦,一直扣到死。

  •  成大文化17 合纵连横 苏秦的故事

    合纵连横 苏秦的故事 张仪与苏秦一起向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苏秦一开始前往秦国游说秦王行王霸之道,但未被采纳。回到家中,苏秦发奋钻研姜太公(吕尚)所传《阴符经》数年,苦苦思索自己的主张不被采纳的原因,进一步研究了当时的天下大势,他改变策略,转而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之君,使其...

  • anonymous 苏秦张议、合纵连横的典故

    典故:公元前313年的一天,秦国的使臣张仪来到楚国,对楚怀王说:“秦王愿意和大王结成兄弟之国。大王如果能同齐国断交,秦国愿献地六百里,两国永远和好。”楚怀王听了非常高兴,便一口答应下来,并派使者同张仪一起来到秦国,打算接收土地。可是刚入秦国境内,张仪就假装从车上摔下来,称病不出,拒绝...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