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险一节历史典故

夷险一节是源自《战国策·齐策二十五》的典故。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中国,齐国有位名叫鲍斯的人,他给齐威王上书,建议国家应该保持中立,不要卷入其他国家的战争。他的观点是,夷险(指战争的残酷和危险)过于可怕,应该尽量避免。鲍斯的建议不得到齐威王的重视,反而引起了宰相孙叔敖的不满。孙叔敖认...
夷险一节历史典故
夷险一节是源自《战国策·齐策二十五》的典故。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中国,齐国有位名叫鲍斯的人,他给齐威王上书,建议国家应该保持中立,不要卷入其他国家的战争。他的观点是,夷险(指战争的残酷和危险)过于可怕,应该尽量避免。

鲍斯的建议不得到齐威王的重视,反而引起了宰相孙叔敖的不满。孙叔敖认为国家应该以强大的武力和战争来扩张势力,而不是避免战争。他对鲍斯说:“你只知道夷险,却不知夷险一节。”意思是只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危险,却不了解战争背后的重要性和利益。

后来,齐国果然卷入了战争,并被其他国家侵略,国家陷入了危机。鲍斯的建议被证明是正确的,他也因此成为了夷险(战争危险)一节的典范。

这个典故传递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战争确实是夷险和残酷的,因此应该尽量避免。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战争背后的利益和重要性,如果国家不具备强大的军事力量,就会被其他国家侵略,导致国家的破败和不幸。因此,平时应该通过外交手段和和平合作来维护国家利益,但必要时,也需要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保护自己。2024-08-10
球球词典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7-28 08:27: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夷险一节是源自《战国策·齐策二十五》的典故。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中国,齐国有位名叫鲍斯的人,他给齐威王上书,建议国家应该保持中立,不要卷入其他国家的战争。他的观点是,夷险(指战争的残酷和危险)过于可怕,应该尽量避免。鲍斯的建议不得到齐威王的重视,反而引起了宰相孙叔敖的不满。孙叔敖认...

  • anonymous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6、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7、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

  • 【典故】出自《庄子》外篇 《天地》,金石不得,无以鸣。故金石有声,不考不鸣。意思是,乐器是有声音的,但是你不去敲打不会鸣响。比喻事物要有外力才能回应 3、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典故】出自明代刘基《拟连珠》,盖闻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是以宴安日久诘戎兵,而听者忽...

  •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将关羽失守荆州,退守麦城,在此演出了一场千古悲剧。麦城因此闻名中外。麦城现留有残垣断壁。南北长600米,宽100米,高30米,似一座小山,横卧在沮水河畔。公元218年10月,南阳百姓因不堪剥削暴动,宛守将侯音乘机叛乱,致函关羽求助;关羽反映迟钝,侯音为曹仁所擒杀。

  •  汉匠文化 禹第一次诛杀的诸侯是谁?巡守东夷,再会诸侯方伯,立天子之威!

    欢迎朋友们来看《龙观历史》,本期老龙要和大家所以说一说的是,夏禹巡守东夷,再会诸侯、方伯,诛杀防风氏的一段历史故事。话说涂山大会诸侯以后数年,禹为了巩固夏王朝的统治再次出外巡守。地处江淮流域的东南地区是夏建国后禹这里分布着古夷人的许多氏族、部落,在古书中称这些夷人为公夷或夷方,有...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