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三十六计之指桑骂槐简介它的出自于哪个典故

指桑骂槐出自两个典故:典故一:春秋时期,齐景公任命田禳苴为将攻打晋、燕联军,并派宠臣庄贾作监军。禳苴与庄贾约定次日中午在营门集合,但庄贾迟迟不到,直到黄昏才带着醉容到达。禳苴非常气愤,当着全军将士的面,按军法斩了庄贾以严明军纪。此举震慑了全军将士,使得军队战斗力旺盛,后来打了不...
孙子兵法中三十六计之指桑骂槐简介它的出自于哪个典故
指桑骂槐出自两个典故:
典故一:春秋时期,齐景公任命田禳苴为将攻打晋、燕联军,并派宠臣庄贾作监军。禳苴与庄贾约定次日中午在营门集合,但庄贾迟迟不到,直到黄昏才带着醉容到达。禳苴非常气愤,当着全军将士的面,按军法斩了庄贾以严明军纪。此举震慑了全军将士,使得军队战斗力旺盛,后来打了不少胜仗。
典故二:春秋时期,吴王阖庐召见孙武,要其当面演示兵法。吴王故意为难孙武,让其用后宫的180名美女进行操练。孙武耐心讲解操练要领后,开始操练。但美女们不听命令,哄笑打闹。孙武下令斩了身为队长的吴王两个爱姬以严明军纪,最终顺利完成了操练任务。虽然吴王心中不悦,但仍然佩服孙武治兵的才能,后来以孙武为将,使吴国成为强国之一。
2025-03-16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2 02:05: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指桑骂槐出自两个典故:典故一:春秋时期,齐景公任命田禳苴为将攻打晋、燕联军,并派宠臣庄贾作监军。禳苴与庄贾约定次日中午在营门集合,但庄贾迟迟不到,直到黄昏才带着醉容到达。禳苴非常气愤,当着全军将士的面,按军法斩了庄贾以严明军纪。此举震慑了全军将士,使得军队战斗力旺盛,后来打了不...

  •  校易搜全知道 三十六计之指桑骂槐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在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名为指桑骂槐,其原文为: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指桑骂槐,表面上是指甲骂乙、指东骂西,但作为军事上的计策,其意义更为深刻。它是作战指挥者用杀鸡儆猴、敲山震虎的最有效的暗示手段,以此来慑服部下、树立领导威严。《孙子兵法》中对此早有名训...

  • 指桑骂槐的原文意思为: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指桑骂槐,表面上是指甲骂乙、指东骂西,但作为军事上的计策,是作战指挥者用杀鸡儆猴、敲山震虎的最有效的暗示手段,以此来慑服部下、树立领导威严。故事典故包括: 典故一:春秋时期,齐相管仲为了降服鲁国和宋国,运用此计。...

  •  校易搜全知道 孙子兵法中三十六计之指桑骂槐简介它的出自于哪个典故

    指桑骂槐,此计的比喻意义应从两方面广为理解。一是要运用各种政治和外交谋略,“指桑”而“骂槐”,施加压力配合军事行动。对于弱小的对手,可以用警告和利诱的方法,不战而胜。对于比较强大的对手也可以旁敲侧击威慑他。春秋时期,齐相管仲为了降服鲁国和宋国,就是运用此计。他先攻下弱小的遂国,...

  •  考试资料网 指桑骂槐出自《三十六计》吗

    D项正确,“指桑骂槐”为《三十六计》第二十六计。原文为“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原意是指着桑树却骂给槐树听,借用来比喻对别人间接指责、批评的方法,后来广泛指以惩治、攻击某一个特定的典型敌人,来警告、规劝其他敌人的行为;此计引申为强大一方要慑服弱小一方,应运用...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