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指桑骂槐,意思是指着桑树数落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该成语出自《红楼梦》。故事:春秋时期管仲运用指桑骂槐:春秋时期,齐相管仲为了降服鲁国和宋国,运用了指桑骂槐的计策。他先攻下弱小的遂国,鲁国因此畏惧,立即谢罪求和;宋国见齐鲁联盟,也只得认输求和。管仲通过“敲...
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齐相管仲为了降服鲁国和宋国,采用了“指桑骂槐”的策略。他先攻下弱小的遂国,以此震慑鲁国和宋国,使鲁国畏惧并立即谢罪求和,宋国见状也只能认输求和。这是“指桑骂槐”策略在军事外交上的运用。- 另一个典故发生在齐景公时期,齐景公任命田禳苴为将,带兵攻打晋、燕联军,并...
故事典故:- 春秋时期齐相管仲降服鲁宋:管仲为了降服鲁国和宋国,采用了指桑骂槐的策略。他先攻下弱小的遂国,使鲁国感到畏惧并求和,宋国见到齐鲁联盟后,也只能认输求和。管仲通过“敲山震虎”的方式,没有付出大的损失就使鲁、宋两国臣服。- 春秋时期田禳苴严明军纪:齐景公任命田禳苴为将,带兵...
指桑骂槐的原文意思为: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指桑骂槐,表面上是指甲骂乙、指东骂西,但作为军事上的计策,是作战指挥者用杀鸡儆猴、敲山震虎的最有效的暗示手段,以此来慑服部下、树立领导威严。故事典故包括: 典故一:春秋时期,齐相管仲为了降服鲁国和宋国,运用此计。...
指桑骂槐出自两个典故:典故一:春秋时期,齐景公任命田禳苴为将攻打晋、燕联军,并派宠臣庄贾作监军。禳苴与庄贾约定次日中午在营门集合,但庄贾迟迟不到,直到黄昏才带着醉容到达。禳苴非常气愤,当着全军将士的面,按军法斩了庄贾以严明军纪。此举震慑了全军将士,使得军队战斗力旺盛,后来打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