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关勤奋读书的典故

晋代车胤家境贫寒,夏天他用装满萤火虫的口袋照明读书,冬天则借雪的反光学习。这便是“囊萤映雪”的典故,形容家境贫穷,却勤学苦读。匡衡家境贫寒,他通过凿壁引光读书,最终成为大学问家。他后来到同乡文不识家做雇工,不求报酬只为借书学习。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使他最终学有所成。孙敬悬梁苦读的故事...
我国古代有关勤奋读书的典故
晋代车胤家境贫寒,夏天他用装满萤火虫的口袋照明读书,冬天则借雪的反光学习。这便是“囊萤映雪”的典故,形容家境贫穷,却勤学苦读。

匡衡家境贫寒,他通过凿壁引光读书,最终成为大学问家。他后来到同乡文不识家做雇工,不求报酬只为借书学习。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使他最终学有所成。

孙敬悬梁苦读的故事也广为流传。他每天废寝忘食地读书,为防止自己打瞌睡,他在房梁上绑了绳子,一打瞌睡绳子就扯住头发,以此保持清醒。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使他最终成为饱读诗书的大学问家。

苏秦年轻时曾跟随鬼谷子学习,立志求取功名。他变卖家产,带着华丽行装游说秦惠王,但未能成功。回家后,他决心发奋读书。他准备了一把锥子,每到困倦时,就用锥子刺自己大腿,以此保持清醒。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再次周游列国,最终说服六国联合抗秦,缔约六国,使秦国不敢轻举妄动长达15年之久。

这些典故不仅展示了古代士子们勤奋读书的精神,也启示我们,只要肯努力,就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古代士子们为了追求知识,不惜一切代价,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克服困难,勤奋读书,最终成为社会的栋梁。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肯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古代,士子们为了追求学问,不惜一切代价,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克服困难,勤奋读书,最终成为社会的栋梁。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肯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2024-12-13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3:52: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 萤囊映雪 东晋时期,南平郡离县人车胤(公元333-401),字武子。车胤家境贫寒,买不起灯油,却渴望晚上读书。夏天夜晚,他捕捉萤火虫用来照明读书;冬天,他则利用雪地反射的光线来看书。车胤勤奋好学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学子,他功名显赫,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他曾任中书侍郎、待中、国子监博学、骠骑...

  • 1、悬梁刺骨 战国时期,洛阳城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为了日后以做大官,他拚命读书。有时读得太疲倦了,免不了要打瞌睡。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拿着一把锥子,瞌睡来了,就刺一下大腿,痛了,也就睡不着了,以便继续读下去。有时实在太累,为了防止打瞌睡,他用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梁上,一头结着...

  •  唔哩头条 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

    1. 凿壁偷光 描述了贫寒之士匡衡如何在夜晚刻苦读书的典故。据《西京杂记》记载,匡衡家中无烛,而邻家有光却不及他家,于是他穿壁引光,以书映光而读。这一故事亦被称作“凿壁借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2. 佣作求书 匡衡不仅勤奋好学,而...

  •  文暄生活科普 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

    1.凿壁偷光 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读书故事】匡衡穿...

  • 孙敬悬梁苦读的故事也广为流传。他每天废寝忘食地读书,为防止自己打瞌睡,他在房梁上绑了绳子,一打瞌睡绳子就扯住头发,以此保持清醒。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使他最终成为饱读诗书的大学问家。苏秦年轻时曾跟随鬼谷子学习,立志求取功名。他变卖家产,带着华丽行装游说秦惠王,但未能成功。回家后,他...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