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勤奋读书的典故

1.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著名学者匡衡出身于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他自幼渴望读书,然而父母无力承担学费,连书籍都无力购买。于是,匡衡只能向他人借书阅读。某日夜晚,匡衡希望睡前能读一会儿书,却发现家中贫困得连灯油都买不起。正当他发愁时,他注意到一丝光线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那是邻居...
中国古代勤奋读书的典故
1.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著名学者匡衡出身于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他自幼渴望读书,然而父母无力承担学费,连书籍都无力购买。于是,匡衡只能向他人借书阅读。某日夜晚,匡衡希望睡前能读一会儿书,却发现家中贫困得连灯油都买不起。正当他发愁时,他注意到一丝光线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那是邻居家的灯光。匡衡灵机一动,用凿子将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然后倚在墙边,借助微弱的光线阅读书籍。从那时起,他每晚都借助邻居的灯光,刻苦攻读,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学者。
2. 萤囊映雪
东晋时期,南平郡离县人车胤(公元333-401),字武子。车胤家境贫寒,买不起灯油,却渴望晚上读书。夏天夜晚,他捕捉萤火虫用来照明读书;冬天,他则利用雪地反射的光线来看书。车胤勤奋好学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学子,他功名显赫,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他曾任中书侍郎、待中、国子监博学、骠骑长史、太常、护军将军、丹阳尹、吏部尚书,两次进爵后,被封为关内侯与临湘候。
3. 头悬梁锥刺股
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人苏秦,字季子。尽管出身寒门,他仍怀抱大志。苏秦跟随鬼谷子学习游说之术多年,看到同窗庞涓、孙膑等都下山求取功名,他也决定下山。他的家人嘲笑他不务正业,但他决心游说天下,谋取功名。为了抓紧时间学习,苏秦用绳子将头发扎在梁上,打盹时头发能将他唤醒;深夜感到困倦时,他用锥子刺大腿,以保持清醒。这就是成语“头悬梁,锥刺股”的由来。
4. 《苏东坡应试》
北宋文学家苏轼,才思敏捷,文采飞扬,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通过勤奋学习和虚心求教,他最终成为后人敬仰的大文豪。2024-12-24
球球词典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8:11: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唔哩头条 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

    1. 凿壁偷光 描述了贫寒之士匡衡如何在夜晚刻苦读书的典故。据《西京杂记》记载,匡衡家中无烛,而邻家有光却不及他家,于是他穿壁引光,以书映光而读。这一故事亦被称作“凿壁借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2. 佣作求书 匡衡不仅勤奋好学,而...

  •  文暄生活科普 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

    1.凿壁偷光 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读书故事】匡衡穿...

  • 1.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著名学者匡衡出身于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他自幼渴望读书,然而父母无力承担学费,连书籍都无力购买。于是,匡衡只能向他人借书阅读。某日夜晚,匡衡希望睡前能读一会儿书,却发现家中贫困得连灯油都买不起。正当他发愁时,他注意到一丝光线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那是邻居...

  •  武汉誉祥科技 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

    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流淌着无数勤奋读书的璀璨故事,它们犹如繁星点点,照亮了知识的天空。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些经典的典故,感受古人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与坚韧精神。1. 凿壁偷光: 匡衡,这位被历史铭记的学者,白天辛勤劳作,夜晚则用壁上的缝隙借邻家的微弱光线研读,他的毅力使他向富户文不识借书苦读,...

  •  翡希信息咨询 古代勤奋好学的30个成语典故

    以下是古代勤奋好学的30个成语典故:悬梁刺股:东汉孙敬用绳子绑头发悬在房梁上防止打瞌睡。战国苏秦用锥子刺大腿保持清醒继续读书。凿壁偷光:西汉匡衡通过凿墙借邻居家的烛光读书。囊萤映雪:晋代车胤用萤火虫照明读书。晋代孙康利用雪光读书。闻鸡起舞:东晋祖逖每天闻鸡起舞,刻苦练武,后成为能文能武的...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