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高凤流麦与高阳酒徒高凤流麦 典源:《后汉书·逸民传·高凤》记载,高凤字文通,是南阳叶县人。他年少时便成为书生,家中以务农为生,而他则专心研读经书,昼夜不息。有一次,他的妻子到田间劳作,将麦子晒在庭院中,并嘱咐高凤看护好鸡以防啄食。然而,当时天降暴雨,高凤手持竹...
高凤流麦: 背景:高凤是南阳叶地的书生,字文通,以农耕为业,但热爱读书。 典故:一日,妻子在庭院晾晒麦子并叮嘱他照看鸡群。然而,当风暴骤起时,高凤却沉浸在读书中,以至于连雨水冲走麦粒都浑然不觉。 寓意:“流麦”象征着对知识的无比执着,是对读书人专注精神的赞美与调侃。苏轼的诗句“读书...
高凤流麦的典故如下:东汉时,高凤因家贫没钱进私塾读书,就向富人家借书读。他经常读书入了迷,忘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童年时,他一面看书一面放牛,结果牛逃走了也不知道。少年时,他一面锄草一面背书,结果草没有锄掉,庄稼倒锄掉不少。结婚后,一次妻子下田前,把打下的麦子晒在院子的场地上。
沉醉于古韵书香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探寻高凤流麦与高阳酒徒的典故之美……在历史的长河中,高凤的故事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专注与痴情的光芒。他,南阳叶地的书生高凤,字文通,以农耕为业,却将全部热情倾注在诵读之中。一日,妻子晾晒麦子于庭院,叮嘱他照看鸡群。风暴骤起,他却沉浸在经书的海...
【释义】 高凤只顾读书,连暴雨冲走了麦子都没有发觉。后遂用“流麦、中庭麦”等称美读书专致,或嘲谑书痴;用“流麦士”称书呆子。【流麦】 《艺文类聚》卷二三引萧绎《与学生书》:“汉人流麦,晋人聚萤。”韦应物《假中对雨呈县中僚友》诗,“流麦非关忘,收书独不能。”【中庭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