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破镜重圆

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的故事,承载了古文诗词中对“破镜重圆”的深情寄托。这一典故源自唐朝孟棨的《本事诗·情感》。在乱世之中,徐德言预见到国家即将覆灭,与妻子约定了破镜为信物,计划在某一天于都市中相会。当陈朝灭亡后,乐昌公主被越公杨素所宠爱,而徐德言历经磨难,最终在正月望日找到她,通过半镜...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破镜重圆
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的故事,承载了古文诗词中对“破镜重圆”的深情寄托。这一典故源自唐朝孟棨的《本事诗·情感》。在乱世之中,徐德言预见到国家即将覆灭,与妻子约定了破镜为信物,计划在某一天于都市中相会。当陈朝灭亡后,乐昌公主被越公杨素所宠爱,而徐德言历经磨难,最终在正月望日找到她,通过半镜重聚,两人心中充满感动。

“乐昌分镜”这一比喻,在无名氏《霞笺记》中被引用,描绘了夫妻间的分离与相思。《四时怨别》中,孙季昌以“明镜乐昌分”来描述分离之痛。在《剪灯余话》中,李昌祺则以“乐昌明镜分”表达了分离的哀愁。冯梦龙《古今小说》中的“乐昌破镜之忧”则强调了分离带来的忧虑。《隋唐演义》中的描述则进一步强调了分离与重聚的情感冲击。

“两分青镜”与“半镜”等比喻,揭示了分离时的无奈与痛苦。程垓《洞庭春色》词中,感叹两分镜像,重逢难期。韩偓《代小玉家为蕃骑所虏后寄故集贤裴公相国》诗中,将分离比作半镜的破碎,表达对伴侣的怀念与哀伤。瞿佑《剪灯新话》中的“乐昌之镜”则提醒着分离后复合的可能性。

“陈宫镜”这一比喻,通过黄滔《别后》诗中“亏蟾便是陈宫镜,莫吐清光照别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在《剪灯新话》与《阅微草堂笔记》中,“破镜重圆”与“金镜重圆”等表达,体现了对夫妻重逢的期望与赞美。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则探讨了“破镜重合”的可能性与现实中的局限。

“览镜归妻”的故事,如瞿佑《剪灯新话》中描述的杨素览镜而归妻,象征了重逢的美好结局。这些典故与比喻,不仅丰富了古文诗词的表达,更承载了深厚的情感与对美好重逢的渴望。2024-11-03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5:51: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陈宫镜”这一比喻,通过黄滔《别后》诗中“亏蟾便是陈宫镜,莫吐清光照别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在《剪灯新话》与《阅微草堂笔记》中,“破镜重圆”与“金镜重圆”等表达,体现了对夫妻重逢的期望与赞美。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则探讨了“破镜重合”的可能性与现实中的局限。“...

  •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来源」南北朝·徐德言《破镜诗》「典故」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来源」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典故」人面桃花指女子的容貌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以形容男...

  • 湖北倍领科技 “破镜重圆后”的出处是哪里

    “破镜重圆后”出自宋代陆文圭的《点绛唇》。“破镜重圆后”全诗 《点绛唇》宋代 陆文圭 闷托香腑,泪痕一线红膏溜。将身错就。枉把鸳鸯绣。柳带青青,攀向行人手。天知否。白头相守。破镜重圆后。《点绛唇》陆文圭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点绛唇·闷托香腑》是宋代陆文圭所写,这首诗词描述了一...

  •  远方尽苟且 诗词用典故是直接还是间接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3、破镜重圆 乐昌公主与丈夫失散后凭借每人一半的镜子重聚,比喻夫妻失散后重新相会。唐罗虬《比红儿诗》之五十八:“红儿若向隋朝见,破镜无因更重寻。”

  •  谷艾文艺苑 破镜重圆背后有何历史故事?一朝公主与才子的爱情故事

    破镜重圆背后的历史故事是关于南北朝时期南陈的乐昌公主与驸马徐德言的爱情故事:背景设定:在南北朝时期的南陈,太子舍人徐德言因诗词优秀受到陈后主的赏识,并将自己的妹妹乐昌公主许配给他。乐昌公主不仅才貌双全,与徐德言也相处融洽,两人感情极好。然而,徐德言深知陈后主荒淫无度,国家可能不久将亡,...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