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铃系铃成语典故

【成语故事】南唐法眼宗始祖法眼法师在金陵清凉寺给众僧讲佛经,希望他们潜心向佛,遵守清规戒律。法灯和尚却偏偏不爱遵守这些清规戒律,但人很聪明。法眼法师问谁能从凶猛的`老虎脖子上取下金铃来,法灯和尚回答道解铃还须系铃人 【成语示列】我不妨和他见了面,窥察他的神气语意,如果事由他起,...
解铃系铃成语典故
解铃系铃
【注音】jiě líng jì líng
【出处】金陵清凉泰钦禅师,性豪逸,众易之,法眼独契重。一日眼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对曰:‘系者解得。'明·瞿汝稷《指月录》卷二十三
【解释】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谁惹出的麻烦由谁收拾
【成语故事】南唐法眼宗始祖法眼法师在金陵清凉寺给众僧讲佛经,希望他们潜心向佛,遵守清规戒律。法灯和尚却偏偏不爱遵守这些清规戒律,但人很聪明。法眼法师问谁能从凶猛的`老虎脖子上取下金铃来,法灯和尚回答道解铃还须系铃人
【成语示列】我不妨和他见了面,窥察他的神气语意,如果事由他起,则系铃解铃,原须一人。清·颐琐《黄绣球》第五回

2022-05-07
球球词典 阅读 36 次 更新于 2025-09-11 21:43: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故事】南唐法眼宗始祖法眼法师在金陵清凉寺给众僧讲佛经,希望他们潜心向佛,遵守清规戒律。法灯和尚却偏偏不爱遵守这些清规戒律,但人很聪明。法眼法师问谁能从凶猛的`老虎脖子上取下金铃来,法灯和尚回答道解铃还须系铃人 【成语示列】我不妨和他见了面,窥察他的神气语意,如果事由他起,...

  •  翡希信息咨询 解铃还需系铃人成语故事

    “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成语故事如下:故事背景:该成语起源于南唐时期的金陵清凉寺,与一位名叫法灯的禅师有关。故事经过:在一次佛法讲解中,法眼禅师向众弟子提出了一个难题:“谁能解开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众弟子都陷入沉思,无人能答。此时,法灯禅师从容地回答:“只有系上金铃的人,才能解...

  •  蓝韵生活馆 解铃系铃出处

    解铃系铃的出处是宋代惠洪的《林间集》卷下载。“解铃系铃”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佛教故事。据说南唐时金陵清凉寺有泰钦法灯禅师,他性格豪放不羁,平时不太遵守佛门清规,寺内其他僧人都不喜欢他,唯独住持法眼禅师对他颇为器重。有一次,法眼在讲经说法时询问寺内众僧:“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

  •  文暄生活科普 “解铃还须系铃人”的由来是什么?

    这时,法灯恰好进来,法眼再提此题。法灯不假思索回答:“只有系铃之人,方能解铃。”法眼听后,认为法灯深谙佛教教义,众人都赞扬了他。后来,人们便以此成语,比喻问题源自自身,解决之道也应出自自身。

  •  翡希信息咨询 “解铃还须系铃人”起源于什么故事?

    “系铃人自应解铃。”故事结果:众僧听后顿觉茅塞顿开,对法灯禅师的机智聪明大为敬佩。法眼禅师也称赞法灯禅师对佛法有独特领悟,此后法灯禅师深得法眼禅师赏识,成为其座下维那,并协助法眼禅师开创了佛教五宗之一的法眼宗。而“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一成语也由此流传开来。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