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忘在莒的历史典故是:齐国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王位时,纠的师傅管仲射中小白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过一劫,最终成功继位。此后小白铭记教训,牢记在莒的艰难经历,励精图治,最终成为春秋第一霸主。一、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动荡不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王位。在这场争夺中,管仲作为公子纠的师傅...
该典故中,鲍叔牙说:“使公毋忘出如莒时也”。讲的是这样一段往事:春秋时期,齐襄公昏庸,齐国发生内乱,公子小白为逃避杀身之祸,在鲍叔牙的保护下,逃到莒国的姥姥家避难。齐襄公去世后,小白历经艰险回齐国做了国君,他就是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这便是著名历史典故“勿忘在...
"毋忘在莒"这一成语源自《新序》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鲍叔牙对齐桓公(小白)的教诲。鲍叔牙提醒恒公,即使在君临天下后,也不要忘记自己曾经在莒国的艰难岁月,那段像丧家犬般避难的日子。这个典故象征着不忘本,常常被用来强调人应该铭记自己的出身和经历,无论地位如何提升,都不能忘记最初的苦难和...
勿忘在莒是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为公子时,曾到莒国避难的历史典故。成语典故:春秋时期,齐国内乱。为了逃避杀身之祸,齐襄公的两个同父异母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离开齐国国都临淄,公子纠和老师管仲、召忽跑到鲁国,公子小白和老师鲍叔牙躲到莒国。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第二年,大夫...
wù wàng zài jǔ 在《新序》鲍叔祝恒公 有提及 鲍叔牙对恒公说:“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地……” 还有的说 “毋忘在莒”指的是齐桓公小白 当年他曾像丧家犬一样躲在莒国避难,继位后,他经常提醒自己:别忘了自己在莒国受的苦。这就是“毋忘在莒” 比喻不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