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之耻的历史典故

会稽之耻的历史典故如下:会稽之耻源于会稽之战:建安元年(196年),孙策继续进攻江东各地,吴郡人严白虎等各率有一万多人,驻扎严守各自的地盘。吴景等想先击破严白虎等,然后再到会稽。孙策说:“严白虎等群盗,心无大志,凭此就能将其擒获。”于是率兵渡过浙江,直逼会稽。会稽功曹虞翻劝太守王朗...
会稽之耻的历史典故
会稽之耻的历史典故如下:
会稽之耻源于会稽之战:建安元年(196年),孙策继续进攻江东各地,吴郡人严白虎等各率有一万多人,驻扎严守各自的地盘。吴景等想先击破严白虎等,然后再到会稽。孙策说:“严白虎等群盗,心无大志,凭此就能将其擒获。”
于是率兵渡过浙江,直逼会稽。会稽功曹虞翻劝太守王朗暂避孙策的锋芒,王朗不听,发在固陵(浙江省萧山县)阻击孙策。孙策几次发动进攻,均未能奏效。孙策的叔父孙静献策,建议声东击西,从查渎进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孙策依计。
于夜里一面到处点燃火把,迷惑、牵制正面之敌,一面分出兵马悄悄从查渎出击。王朗出于意外,大惊,派周昕率兵仓猝迎战,孙策斩杀周昕,长驱直入。王朗败溃,带虞翻乘船逃到东冶(今福建省福州市)。孙策派贺齐追击,王朗投降,于是会稽平定。

历史影响:
会稽之战乃是孙策为了解除与曹操争雄的后顾之忧,在固陵(今钱塘江南岸)发起袭击王朗的战争。孙策消灭王朗是欲取中原的重要战略步骤。从此解除了江南的顾虑,集中力量与曹操争雄。
人物介绍: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

2023-01-04
会稽之耻的历史典故如下:
《·越王勾践世家》载,春秋时,吴王夫差率兵围攻越国首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东南),越王勾践屈膝称臣求和,吴国罢兵。勾践为了洗刷“会稽之耻”,就卧薪尝胆,礼贤下士,安抚百姓,发展生产。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终于灭了吴国,报了“会稽之耻”。《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辱,报鲁国之羞。”

词语分解:
会稽的解释:山名。在 浙江省 绍兴县 东南。相传 夏禹 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名 防山 ,又名 茅山 。左传·哀公元年:“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禹 ﹞更名 茅山 曰 会稽 。”郡名。 秦 置,今 江苏省 东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汉书·严助传:“ 严助 , 会稽 吴 人。” 南朝 宋 刘义耻的字典解释 耻 chǐ 羞愧,羞辱:羞耻。
历史典故推荐:尊其所闻则高明行其所知则光大:尊:通“遵”。高明:高超明智。光大:广大,宽宏。 遵从自己之所闻,就高超明智,实行自己之所知,就广博宽宏。 表示治学要有本有据。语出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对策:“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

2023-01-05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6:36: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会稽之耻的历史典故如下:会稽之耻源于会稽之战:建安元年(196年),孙策继续进攻江东各地,吴郡人严白虎等各率有一万多人,驻扎严守各自的地盘。吴景等想先击破严白虎等,然后再到会稽。孙策说:“严白虎等群盗,心无大志,凭此就能将其擒获。”于是率兵渡过浙江,直逼会稽。会稽功曹虞翻劝太守王朗暂...

  •  倍领趣闻 兵败会稽的耻辱指的是什么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被迫退守会稽山。面对困境,勾践不得不屈膝求和。这一历史事件成为后世用来形容曾经遭受的重大挫败和耻辱的象征。在那段历史中,勾践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困境。他和手下将士被困于会稽山中,四周被吴军严密包围,形势危急。然而,勾践并没有选择绝望,而是通过屈膝求和,暂时...

  •  倍领趣闻 会稽之耻的意思是什么

    “会稽之耻”这一典故,源自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围攻会稽城的屈辱经历。当时,越王勾践在敌军的强势攻击下,被迫签订城下之盟,忍辱负重,向吴王称臣求和。这一事件,成为了越王心中难以磨灭的耻辱。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率领大军,对越国首都会稽展开了猛烈的攻势。面对强敌,越王勾践选择了屈膝求和,以图保存国...

  •  文暄生活科普 “会稽之耻”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你忘了会稽之战的耻辱了吗?出处:《越王勾践世家》出自《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春秋时期的吴越之地,吴国和越国并立而存,却因日久争战结下宿怨。越王勾践打败吴国老王阖闾,初尝胜果,得意忘形之下,他不纳范蠡忠言之劝,欲灭吴国而后快。终被吴王夫差和伍子胥领兵打得大败。原文...

  •  谷艾文艺苑 会稽之耻的意思是什么

    事件背景: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率领军队围攻越国的首都会稽。事件经过:面对强大的吴国军队,越王勾践选择了屈膝称臣并求和,以避免国家的覆灭。吴国在得到越国的臣服后,选择罢兵。事件结果:这一事件对越王勾践来说是一次极大的耻辱,他因此背负上了“会稽之耻”。后续影响:为了洗刷这一耻辱,勾践采取了卧...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