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韦编三绝的出处是什么?它来自于哪一个历史典故?

韦编三绝的出处是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它来自于以下历史典故:- 背景:春秋时期的书籍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成的竹简,用火烘干后写字,再用牢固的绳子编起来以便阅读。像《周易》这样的书,由许多竹简组成,相当有重量。- 故事:孔子自幼勤奋好学,涉猎广泛。他在年轻时花了很大精力读《周易》,...
关于韦编三绝的出处是什么?它来自于哪一个历史典故?
韦编三绝的出处是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
它来自于以下历史典故:- 背景:春秋时期的书籍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成的竹简,用火烘干后写字,再用牢固的绳子编起来以便阅读。像《周易》这样的书,由许多竹简组成,相当有重量。- 故事:孔子自幼勤奋好学,涉猎广泛。他在年轻时花了很大精力读《周易》,不仅读了一遍又一遍,还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了解。为了深入研究并为弟子讲解,他翻阅了无数次,以至于串连竹简的牛皮绳多次被磨断,不得不换上新的。- 意义:韦编三绝形容了孔子读书勤奋至极的程度,也体现了专注和重复学习的重要性。
2025-01-22
球球词典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7-26 14:27: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韦编三绝的出处是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它来自于以下历史典故:- 背景:春秋时期的书籍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成的竹简,用火烘干后写字,再用牢固的绳子编起来以便阅读。像《周易》这样的书,由许多竹简组成,相当有重量。- 故事:孔子自幼勤奋好学,涉猎广泛。他在年轻时花了很大精力读《周易》,...

  •  翡希信息咨询 “韦编三绝书”的出处是哪里

    “韦编三绝书”的出处是宋代彭龟年的《送李眉州》。以下是关于“韦编三绝书”的几点说明:直接来源:“韦编三绝书”这一表述直接来源于宋代诗人彭龟年所写的《送李眉州》一诗。诗句内容:在诗中,“韦编三绝书,十载胸中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李眉州勤奋读书、学识渊博的赞赏。其中“韦编三绝”是借用...

  •  翡希信息咨询 “读易至韦编三绝”的出处是哪里

    “读易至韦编三绝”出自清代郑燮的《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在这篇文章中,郑燮通过引用孔子读《易》至韦编三绝的典故,强调了深入研读、刻苦勤奋学习的重要性。韦编三绝,意指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以此来形容读书勤奋用功到了极点。

  •  翡希信息咨询 “展编韦三绝”的出处是哪里

    “展编韦三绝”的出处是宋代郭印的《上李西美制置》。这首诗中,“展编韦三绝”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勤奋和钻研精神,具体含义可能涉及对经典文献的反复研读和深刻理解。在古诗文中,“韦编三绝”是一个典故,原意指孔子勤读《周易》,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用功。虽然“...

  •  湖北倍领科技 “读易至韦编三绝”的出处是哪里

    “读易至韦编三绝”出自清代郑燮的《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绝”全诗《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清代 郑燮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