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韦编三绝”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韦编三绝的典故: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由于当时还没有纸张,书籍是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的。孔子翻来覆去地读《周易》,导致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这反映了孔子读书勤奋至极,对《周易》这部古书下了极大的功夫去研读和理解。孔子的勤奋学习:孔子自幼家境贫寒,自学成才。他从...
成语“韦编三绝”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韦编三绝”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其中包含的典故如下:
韦编三绝的典故: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由于当时还没有纸张,书籍是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的。孔子翻来覆去地读《周易》,导致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这反映了孔子读书勤奋至极,对《周易》这部古书下了极大的功夫去研读和理解。
孔子的勤奋学习:孔子自幼家境贫寒,自学成才。他从十五岁开始发愤读书,虚心好学,学无常师,三十岁时便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他刻苦钻研,多方请教,最终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2025-01-22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4:57: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云易网络科技 成语韦编三绝说的是哪位名人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读《易》这本书,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示例】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近义词】映雪读书、凿壁偷光、悬梁刺股、三绝韦编、牛角挂书【反义词】不学无术、目不...

  • 成语“韦编三绝”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其中包含的典故如下:韦编三绝的典故: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由于当时还没有纸张,书籍是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的。孔子翻来覆去地读《周易》,导致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这反映了孔子读书勤奋至极,对《周易》这部古书下了...

  •  谷艾文艺苑 成语“韦编三绝”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韦编三绝”出自历史人物孔子。典故如下:- 勤奋读书:孔子为了读《易》这本书,多次翻断了用来编连竹简的牛皮带子。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这反映了他读书时的勤奋和刻苦。- 比喻意义:这个成语后来用来比喻读书勤奋用功,达到了极高的专注和努力程度。

  •  模仿萍温74 韦编三绝成语典故

    韦编三绝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释义】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三:表示多次;绝:断。孔子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形容读书勤奋。【成语典故】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成的:把竹子劈成一根根竹签...

  •  武汉誉祥科技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 韦编三绝人物是谁

    韦编三绝,是一个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这个成语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假我数年,若是,...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