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的成语典故

有关信的成语典故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1. 杯弓蛇影(形容因小事过分警觉或过分敏感):典故源自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在夜晚喝酒,看到水中倒影而以为是蛇,吓得折断了酒杯。后来,他被人讥笑为「杯弓蛇影」,形容因为过分警觉而误会事物。2. 纸上谈兵(形容只在纸上做空谈,没有实际行动):典故...
关于信的成语典故
有关信的成语典故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杯弓蛇影(形容因小事过分警觉或过分敏感):
典故源自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在夜晚喝酒,看到水中倒影而以为是蛇,吓得折断了酒杯。后来,他被人讥笑为「杯弓蛇影」,形容因为过分警觉而误会事物。

2. 纸上谈兵(形容只在纸上做空谈,没有实际行动):
典故源自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丁甫的学者,擅长书法和议论学问,却没有实际才能。有一次,他写了一篇文章批评当时的政府政策,但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因此,人们用「纸上谈兵」来形容只会在纸上议论,没有实际行动的人。

3. 画蛇添足(形容做了多余或无益的事情):
典故源自战国时期,有一个人画了一只蛇,感觉还不够完美,就加上了蛇本来就有的蛇脚。后来,别人看到这幅画都觉得很奇怪,认为这是多余的。所以人们用「画蛇添足」来比喻多此一举,增添了无用的事物。

4.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典故源自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班固,他精通斧工技艺。有一天,他去拜访著名的斧头大师孙猴子,并在他面前卖弄自己的斧工技艺。孙猴子提出要借他的斧子试试,班固感到非常尴尬,因为自己的技艺远不及孙猴子。从此以后,人们用「班门弄斧」来形容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这些成语都以信为基础,通过典故故事来形容人们的行为或态度。2024-07-27
球球词典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4:19: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立木为信: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最终有人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十两金。2、食言而肥:鲁国大夫孟武伯,说话一贯无信,鲁哀公对他很不满。有一次,鲁哀公在五梧举行宴会,孟武伯照例参加,有个名...

  •  翡希信息咨询 关于信的成语典故 关于信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关于信的成语典故主要有以下几个:一诺千金:典故: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形容承诺的分量非常重。立木为信:典故: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

  • 有关信的成语典故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1. 杯弓蛇影(形容因小事过分警觉或过分敏感):典故源自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在夜晚喝酒,看到水中倒影而以为是蛇,吓得折断了酒杯。后来,他被人讥笑为「杯弓蛇影」,形容因为过分警觉而误会事物。2. 纸上谈兵(形容只在纸上做空谈,没有实际行动):典故...

  •  睡衣宝宝go 关于信的成语典故简短

    【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曾子杀彘】有一次,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回来就杀猪给他吃。儿子听了...

  •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有:曾子杀猪、立木为信、一诺千金、一饭千金、宋濂借书。1、曾子杀猪。故事梗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她的儿子一边跟着她一边哭泣。他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