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中的律转就是取自“邹衍吹律”的典故,在这里表示春回大地。汉代的刘向在《别录》中写到过:“燕有寒谷,黍稷不生,邹衍吹律,暖气乃至,草木皆生。”讲的就是在战国时期的燕国,辅佐燕昭王的邹衍看到当时别处已是春天。但他在考察的渔阳郡却还是天寒地冻,草木不生,百姓生活困苦,于是就在一...
葭动飞灰管的意思:将芦苇的薄膜烧制成灰,放入十二乐律的管内,埋于密室地下。管端上口齐平,上覆以绢帛,下端长短不一,全埋在泥土中。黄钟此管最长,得地中阳气最早。冬至一阳来复,黄钟律管的蔑灰便自动飞出,古人称为“飞灰侯气法”。阳回斗转杓的意思:冬至这一天北斗星的勺柄指向正北,随着白天...
阴阳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方能发生。《灵枢·论疾诊尺》说:“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亦说:“动...
冬至这天,斗柄指向正北,阴极阳生,自此开始,斗柄即渐向东转,所以说是“阳回”。见《后汉书·律历志》。阳回,阳气复来,冬至“阴极阳生”。斗,北斗七星,即大熊星座,形如水杓,其方位随时改变,同一时刻斗柄所指四季不同。】【杜甫《小至》诗:“冬至阳生春又来”,又“吹葭六管动飞灰”。因出于同一首诗,故用以...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阴阳的相互作用之中,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这种转化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阴阳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这种转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