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的典故

而“陶朱公”指的是春秋末期闻名遐迩的越国名臣范蠡,后来范蠡位极倾朝之际激流勇退,携西施泛舟江南,又凭高超的经营才能成为一方富商巨贾,名利皆收,生平无憾,后人视范蠡为行商巨擘,尊他为“江南财神”,后来在“定陶”这个地方施泽于当地百姓,...
一句话的典故
逸夫楼里杂沓的是穿梭于自习室间的脚步,光洁可鉴的大理石台阶引我们走到三楼MBA教研室,两侧一幅对联写的是“才御国门问鼎陶朱,勤酬天道向学龙图”,滕涛说他很喜欢“勤酬天道”四个字。我问他“龙图”是什么啊,他解释“龙图”是一个学士的名称,如“包龙图打坐开封府”,而“陶朱公”指的是春秋末期闻名遐迩的越国名臣范蠡,后来范蠡位极倾朝之际激流勇退,携西施泛舟江南,又凭高超的经营才能成为一方富商巨贾,名利皆收,生平无憾,后人视范蠡为行商巨擘,尊他为“江南财神”,后来在“定陶”这个地方施泽于当地百姓,现在杭州灵隐寺内还奉着以他为原型的财神像。2008-02-05
球球词典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7-26 14:45: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海南加宸 一言止杀的历史典故

    一言止杀的历史典故是指通过一句话的力量,成功阻止了杀戮或战争的行为。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一言止杀”的典故。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战国时期鲁国的著名儒者公孙丑与齐宣王之间的故事。当时,齐宣王准备发动一场战争,公孙丑得知后,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向齐宣王提出了一个问题...

  •  宜美生活妙招 一言止杀的历史典故

    一言止杀的历史典故是指通过一句话的力量,成功阻止了杀戮或战争的行为。在中国历史上,较为知名的典故有以下两个:战国时期公孙丑劝阻齐宣王:背景:齐宣王准备发动一场战争。过程:公孙丑通过提问引导齐宣王思考战争的结果,无论是胜是败,都将导致死亡,从而质疑战争的意义。结果:齐宣王听后陷入沉思...

  •  翡希信息咨询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一句话有何典故?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一句话的典故来源于东晋时期的一段历史故事。故事背景:东晋时期,王导的家族发动了一场起义,王导及其兄弟因此受到牵连。周伯仁是当时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深知王导家族的情况,并在关键时刻对王导进行了救助。典故内容:在王导家族面临危机时,王导向周伯仁求助,周伯仁虽然表面...

  • 而“陶朱公”指的是春秋末期闻名遐迩的越国名臣范蠡,后来范蠡位极倾朝之际激流勇退,携西施泛舟江南,又凭高超的经营才能成为一方富商巨贾,名利皆收,生平无憾,后人视范蠡为行商巨擘,尊他为“江南财神”,后来在“定陶”这个地方施泽于当地百姓,...

  •  深空见闻 用一句话讽刺父母偏心的典故

    标题:用一句话讽刺父母偏心的典故用一句话讽刺父母偏心的典故父母对待子女的偏心是大家都熟悉的话题。而在古代,也有一则极具讽刺意味的典故,就是《管子》中的“曾子以乱臣易君为非,子夏以为是。及其败也,曾子出而子夏伏之门外,曾子过而不见。问之,曾子曰:臣不忍与夫子同门而贼人之事有焉...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