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的典故?

他随口说出的“鸡肋”两字,被聪明的杨修解读为撤退的信号。不久后,曹操果然下令军队返回本土,这个典故便由此诞生。从此,“鸡肋”一词被用来形容那些没有多大意义但又舍不得放弃的事物。比如,一件任务虽然无足轻重,但又不能完全忽视,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今,这个成语广泛应用于...
鸡肋的典故?

在三国时期,曹操出征汉中时,本意是要攻打刘备,但在深入后却面临进退维谷的困境。他决定先驻扎下来,但又顾虑撤退的面子问题。这时,曹操在用餐时品尝到炖鸡,觉得其滋味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个偶然的体验与他的处境不谋而合。他随口说出的“鸡肋”两字,被聪明的杨修解读为撤退的信号。不久后,曹操果然下令军队返回本土,这个典故便由此诞生。
从此,“鸡肋”一词被用来形容那些没有多大意义但又舍不得放弃的事物。比如,一件任务虽然无足轻重,但又不能完全忽视,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今,这个成语广泛应用于形容那些可有可无,看似需要但实际上价值不大的事物,如鸡肋食品、鸡肋文件或鸡肋软件等,以形象地表达这类尴尬的处境。
2024-07-25
球球词典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7-26 23:45: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鸡肋的典故由来如下:起源背景:曹操在出兵汉中时,原本意图进攻刘备。然而,驻军汉中后,他发现形势不利,进攻难以成功,防守也不方便,因此想要撤退但又顾虑面子问题。典故形成:在曹操犹豫之际,厨子送来一盘炖鸡。曹操一边吃一边思考,此时部将夏侯惇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随口说了“鸡肋”。典故含义:...

  •  翡希信息咨询 鸡肋的典故 鸡肋的典故由来

    鸡肋的典故由来如下:典故背景:曹操出兵汉中,意图进攻刘备。然而,驻入汉中后,曹操发现形势不利,进既不能,守也不便,因此想要撤退,但又顾及面子问题。典故形成:在一次用餐时,曹操边吃边思考撤军之事,恰逢部将夏侯惇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便随口说了“鸡肋”二字。这一随口之言被杨修听到,他立...

  • 鸡肋的典故源于三国时期曹操与夏侯惇的一段故事。典故由来:背景:曹操在出兵汉中时,原本意图进攻刘备。然而,在驻军汉中后,他发现形势不利,进攻难以取得突破,防守又颇为不便,因此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起因:曹操在犹豫是否撤退时,恰逢厨子送来一盘炖鸡。他一边吃鸡,一边继续思考战略问题。关键事件:...

  •  文暄生活科普 鸡肋的典故由来 鸡肋的典故

    鸡肋的典故 1、曹操出兵汉中的时候,本来是企图进攻刘备;可是,驻入汉中后,估计形势,却又发现很多不利,进既不能,守也不便,思撤退,又怕于面子不好看。正在犹豫,恰巧厨子送来送进一盘炖鸡来,他就一边吃,一边继续盘算。2、这时,部将夏侯惇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便随口说了两个字:“鸡肋”。

  •  誉祥祥知识 曹操吃鸡肋历史典故

    “曹操吃鸡肋”的历史典故概述如下:事件背景:公元219年,曹操率军攻打蜀军时陷入困境,马超的军队挡住了去路,使得曹操军队进退维谷。“鸡肋”口令:在进退两难之际,曹操随口说出“鸡肋”二字作为军令口令。鸡肋意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恰好反映了曹操当时既不愿继续无功而返,又不敢轻易撤军的心情...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