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街典故

历史上,关于五马街的典故源自东晋时期。据记载,"书圣"王羲之在担任永嘉郡太守期间,他的出行方式引人注目,经常骑乘五匹马,深受当地百姓的敬仰。这个传统被明嘉靖时期的《温州府志》和清光绪《永嘉县志》所载,提及他出行时五马庭列,形象独特。从那时起,"五马坊"这一名称便流传了下来。在唐宋时期,...
五马街典故
历史上,关于五马街的典故源自东晋时期。据记载,"书圣"王羲之在担任永嘉郡太守期间,他的出行方式引人注目,经常骑乘五匹马,深受当地百姓的敬仰。这个传统被明嘉靖时期的《温州府志》和清光绪《永嘉县志》所载,提及他出行时五马庭列,形象独特。从那时起,"五马坊"这一名称便流传了下来。
在唐宋时期,五马坊不仅是地名,也是对王羲之的纪念。宋哲宗时期,杨蟠知温州时,将城中的坊区进行了划分,五马坊依然存在。到了清代,随着坊制的改革,五马坊演变成五马街,分为南北向的五马直街,即郡治前或谯楼前的街道,以及东西向的五马横街,即现在的五马街。
关于五马坊的来历,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王羲之因喜爱游历山水,他的"游骑"途径永嘉,人们为纪念他而立坊。另一种说法则是谢灵运担任永嘉太守时,随行五马并立坊。尽管确切的史料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五马坊与太守使用五马的习俗有着深远的渊源。
五马街的历史见证了许多重要时刻,例如1979年庆祝第五届全国人大胜利召开的游行队伍就曾经过五马街口,当时的群众热情洋溢,欢欣鼓舞。这个古老的街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记忆。
扩展资料古称五马坊。温州旧城古街道之一。东起解放街与公园路相接,西至蝉街与府前街相交。街长四百米,宽十二米。相传始于东晋。唐宋沿袭不变。清代改名五马街,街两侧拥有十四条小巷。一九三四年改名中山路。一九四九年后恢复五马街之名。一九七四年改为沥青路面。一九八四年四月定为温州市标志性购物步行街。
2024-07-18
球球词典 阅读 51 次 更新于 2025-09-11 04:52: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五马街典故

    五马街的典故源自东晋时期,主要与“书圣”王羲之有关。具体典故内容如下:王羲之五马出行:王羲之在担任永嘉郡太守期间,经常骑乘五匹马出行,这一独特形象深受当地百姓敬仰。这一传统被后来的历史志书如明嘉靖时期的《温州府志》和清光绪《永嘉县志》所载,提及他出行时五马庭列,形象鲜明。五马坊的由来:...

  • 历史上,关于五马街的典故源自东晋时期。据记载,"书圣"王羲之在担任永嘉郡太守期间,他的出行方式引人注目,经常骑乘五匹马,深受当地百姓的敬仰。这个传统被明嘉靖时期的《温州府志》和清光绪《永嘉县志》所载,提及他出行时五马庭列,形象独特。从那时起,"五马坊"这一名称便流传了下来。在唐宋时期,...

  •  文暄生活科普 温州五马街的来历

    宋代时,五马坊成为知州杨蟠修订的六坊之一,其名字与五马的典故紧密相连。清代,五马街逐渐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街区,拥有14条小巷,其中的老字号如五味和、金三益等,至今仍保持着浓厚的西洋建筑风格。五马街的老字号如“五味和”历史悠久,成立于清朝光绪六年,是宁波商人的杰作。最初经营蜜饯,后来发展...

  •  游历小百科 温州五马街景点介绍

    - 五马街古称五马坊,是温州旧城古街道之一。其名称来源于东晋书圣王羲之在此“庭列五马”的典故,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北宋绍圣年间,温州知州杨蟠根据方位、地理环境将温州城划定为36坊巷,其中就有“五马坊”,这是城市建制上名立义从的一次命名。2. **地理位置与布局**:- 五马街位于浙江...

  •  好链克 王羲之和温州的渊源

    温州五马街,原名“五马坊”,是温州市的中心闹市区。其命名由来与王羲之有关。相传,王羲之在永嘉任太守时,庭列五马,绣鞍金勒,在每次出行时,五马齐驱,驰骋于道。唐代温州刺史张又新在《百里芳》一诗中说:“时清游骑南徂暑,正值荷花百里开;民喜出行迎五马,全家知是使君来。”写的就是此事。当时可能还没有坊名...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