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典故解读

“三余”并非指实际的时间概念,而是董遇对时间的一种巧妙利用。他认为,人们在‘冬者’,寒冷的冬季,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读书;‘夜者’,夜晚休息时,可以借助微弱的灯火继续研读;‘阴雨者’,在阴雨天无法外出活动,也是学习的好时机。这不仅体现了他对时间的珍视,也强调了学习的随时随地性。通过董遇...
三余典故解读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的学者董遇以其卓越的学识和独特的教育理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是一位懂得激励和引导学生勤奋求知的大师。董遇的教诲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提出的“三余”理论,这是对那些渴望学习但时间紧张的人们的一剂良药。
“三余”并非指实际的时间概念,而是董遇对时间的一种巧妙利用。他认为,人们在‘冬者’,寒冷的冬季,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读书;‘夜者’,夜晚休息时,可以借助微弱的灯火继续研读;‘阴雨者’,在阴雨天无法外出活动,也是学习的好时机。这不仅体现了他对时间的珍视,也强调了学习的随时随地性。
通过董遇与学者们的互动,我们可以看到他如何通过解答疑难问题,生动地传授“三余”的理念,让学习变得既实用又有趣。他的教诲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是对人生智慧的启迪。董遇的故事教导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努力,时间总是可以被有效地利用,以实现我们的学习目标。
扩展资料《三国志·魏书·董遇传》载:董遇勤奋好学,一点空闲时间都不白费,他把冬天、夜里、阴雨天看作“三余”。后以“三余”泛指空闲时间,指善于利用空闲时间来学习。
2024-06-15
球球词典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7-26 21:02: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三余”并非指实际的时间概念,而是董遇对时间的一种巧妙利用。他认为,人们在‘冬者’,寒冷的冬季,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读书;‘夜者’,夜晚休息时,可以借助微弱的灯火继续研读;‘阴雨者’,在阴雨天无法外出活动,也是学习的好时机。这不仅体现了他对时间的珍视,也强调了学习的随时随地性。通过董遇...

  •  阿肆说教育 董遇三余的典故

    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思是:“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

  •  誉祥祥知识 董遇三馀原文

    面对那些抱怨没有足够时间学习的人,董遇提出了“三余”的概念。他解释说,“三余”指的是冬日、夜晚和阴雨天。在这些平常人看来是空闲的时刻,他认为是对学习的宝贵补充。因此,许多学生在他的引导下,开始利用这些“三余”时间,逐渐跟随董遇学习,提升自我。

  •  majunnan 古人 三余是指什么苏试哪首诗里用三余?

    古人说的“三余”,指冬天、夜间、下雨天三个时间。苏轼的《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诗中用了“三余”的典故。其中两句是:“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苏轼 “三余”的典故,出自《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注引《魏略》:董遇善治经传,人从学,他强调多读,多读则其义自见,“从学者...

  •  百度网友495d06a 董遇巧用三余的典故是什麽

    ”董遇的意思是:“读书多读几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空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下雨的日子随时有余。”从此(之后),诸多儒生渐渐跟着董遇学习了。--百度百科 ...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