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食赘行历史典故

在中国的历史典籍中,有一则著名的典故叫做"余食赘行"。这个典故出自《史记·郦食其列传》。余食赘行,意指在饮食上过于奢侈浪费,导致剩余的食物成为赘余之物。在古代社会,食物是非常珍贵的资源,浪费食物被视为一种不道德不合礼仪的行为。据典籍记载,郦食其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官员,他以节俭著...
余食赘行历史典故
在中国的历史典籍中,有一则著名的典故叫做"余食赘行"。这个典故出自《史记·郦食其列传》。

余食赘行,意指在饮食上过于奢侈浪费,导致剩余的食物成为赘余之物。在古代社会,食物是非常珍贵的资源,浪费食物被视为一种不道德不合礼仪的行为。

据典籍记载,郦食其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官员,他以节俭著称。一次,他受到王室宴请,宴席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食。然而,郦食其却只品尝了一点点,剩下的食物他都带回家分给自己附近的邻居。

王室听说郦食其没有吃完宴席上的美食,感到非常惊讶。于是,王室派人去问郦食其,为什么他会将美食带回家给邻居。

郦食其回答说,他出身朴素,深知食物来源不易。如果他贪图享受美食,浪费食物,就会对王室的宴席表示不敬,也会给邻居们树立不好的榜样。

这个典故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一,被用来反映节俭、珍惜资源的美德。人们常常将其用来教育子女,强调节约浪费,注重珍惜和分享的价值观。2024-07-27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7:12: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中国的历史典籍中,有一则著名的典故叫做"余食赘行"。这个典故出自《史记·郦食其列传》。余食赘行,意指在饮食上过于奢侈浪费,导致剩余的食物成为赘余之物。在古代社会,食物是非常珍贵的资源,浪费食物被视为一种不道德不合礼仪的行为。据典籍记载,郦食其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官员,他以节俭著...

  •  辣椒KWb 余食赘行的成语典故

    【出处】 《道德经》 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解释】 余食赘行,说明前面的 “跂立” “跨行” “自见” “自是” “自伐” “自矜” 皆非自然之道,而是故意造作...

  •  小粉教育问答 余食赘行的意思

    《老子》:“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3、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多余的东西。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

  •  百度网友716fa2c 用余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余烬复燃余桃啖君、余妙绕梁、余波未平、余食赘行、余事勿取、余钱剩米、余味无穷、余响_梁、余风遗文、余杯冷炙、余音绕梁、余勇可贾、余韵流风余子碌碌、余光分人、余音袅袅、余香满口、余音缭绕、余霞散绮、余腥残秽、余霞成绮、余业遗烈、余声三日、余响绕梁、余能可贾、余烬复燃、余桃啖...

  •  得书文化 余字结尾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

    成语出处:《历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隶主残渣余孽被集中于南阳,故而南阳之俗是‘夸奢、上气力、为商贾’,成为一个‘难制御’的地方。”3. 余 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余食赘行 成语 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余音缭绕 成语 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