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春秋历史典故

十个春秋历史典故如下:1、《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博妃子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了诸侯,导致亡国。后以烽火戏诸侯形容惹事生非,酿成大祸。2、《问鼎中原》楚庄王出征至周,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虽,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后来用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3、《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
十个春秋历史典故
十个春秋历史典故如下:
1、《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为博妃子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了诸侯,导致亡国。后以烽火戏诸侯形容惹事生非,酿成大祸。
2、《问鼎中原》
楚庄王出征至周,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虽,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后来用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3、《围魏救赵》
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后来用围魏救赵来比喻类似的战术。

4、《弦外之音》
齐桓公夜宴晋献公,晋献公请求伐虢。齐桓公说不行,晋献公再三请求。齐桓公说可以,但必须打东门。晋献公问为什么必须打东门?齐桓公说我的弦弹出的声音是东门的音。晋献公只好同意。后来用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5、《卧薪尝胆》
吴越两国交战,越王勾践战败,到吴国做吴王的奴仆。勾践每日卧薪尝胆以提醒自己不忘灭国之耻。后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6、《鸡鸣狗盗》
齐国孟尝君被秦王扣留,幸亏他的一个门客装成狗潜入秦宫,偷出已经献给秦王的狐裘送给秦王宠爱的姬妾,姬妾得到后献给秦王并劝他释放孟尝君。孟尝君被释放后夜行至关口时隐匿逃回齐国。后来用鸡鸣狗盗比喻偷偷摸摸的行为。
7、《退避三舍》
晋楚城濮之战时,晋文公重耳为了实现他与楚成王的约定,命令军队后撤三十里以避开楚军锋芒。后来用退避三舍比喻退让或回避,避免冲突。

8、《班门弄斧》
鲁班是古代著名的木匠,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显得很自大卖弄。后来用来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9、《亡羊补牢》
有个养羊人一天早晨发现羊圈破了一个洞,邻居劝他说修修羊圈吧,养羊人说我反正已经丢了三只羊了,不想再丢就拉倒了不用修了,第二天早上又发现丢了五只,后悔没听邻居的话。后来用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10、《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先后搬了三次家,后来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们为了获得良好的教育而努力选择适合的环境的行为。
2023-10-18
球球词典 阅读 38 次 更新于 2025-09-10 14:54: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十个春秋历史典故如下:1、《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博妃子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了诸侯,导致亡国。后以烽火戏诸侯形容惹事生非,酿成大祸。2、《问鼎中原》楚庄王出征至周,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虽,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后来用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3、《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

  • 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5、尊王攘夷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恒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6、问鼎中原...

  • 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越王勾践受尽屈辱。 勾践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 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俘虏。勾践被扣押了三年,他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被释放回国后,他发誓要报仇血恨。为激励斗志,他睡在柴草上,还在旁边挂了一个苦胆,每天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经过长期准备,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17、螳螂捕蝉 春秋时,一个侍卫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决定,...

  •  起航教育培训公司 春秋时期的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的历史典故有烽火戏诸侯、问鼎中原、退避三舍、卧薪尝胆、老马识途等。1、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末年的历史事件。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导致诸侯们都不相信烽火,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西戎攻破镐京,...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