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字的典故

关于智字的典故如下:诸葛恪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长子。有一次,他在一场宴会上被要求写诗,他提笔便写下了“驴”字。在场的孙权见状,便命人将驴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诸葛恪,以示惩罚。然而,诸葛恪却请求在“驴”字前面加上“之”字,变成“之驴”。在场的人都为他的机智而折服,孙权也把这...
关于智字的典故
关于智字的典故如下:
诸葛恪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长子。有一次,他在一场宴会上被要求写诗,他提笔便写下了“驴”字。在场的孙权见状,便命人将驴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诸葛恪,以示惩罚。然而,诸葛恪却请求在“驴”字前面加上“之”字,变成“之驴”。
在场的人都为他的机智而折服,孙权也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这个故事体现了诸葛恪的智慧和应变能力。他通过简单的文字游戏,不仅化解了尴尬的局面,还赢得了众人的赞誉和尊重。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后人赞美智慧和机智的典故之一。

智,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zhì,最早出自甲骨文,本义是聪明,智力强。引申义有智慧、智谋、计谋、策略、有智慧的人等。2017年12月21日,智当选“汉语盘点2017”年度国际字。
按经典相承作智。《释名》:智,知也。无所不知也。《孟子》: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荀子·正名篇》:知而有所合谓之智。按经典或通用知。又姓。《广韵》:晋有智伯。识词也。从白从亏从知。

字源演变:
形声字。甲骨文作从于,知声。形旁于是竽的象形字,表示智的本义与竽声可知心迹有关。知是从口、矢声的形声字,本义为口之所陈,心迹可识,于智表音,智与知声韵并同。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道篇》“智慧出”作“知”。
商代智字所从构件或作(示),乃误刻,甲骨文中此类字甚夥。至西周时,增加饰件,同时构件矢讹作大,对表音有影响。春秋沿袭了西周的作法。战国时主流结构又回复于从于、知声、填加的饰件依然保留。
2023-12-18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8:41: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关于智字的典故如下:诸葛恪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长子。有一次,他在一场宴会上被要求写诗,他提笔便写下了“驴”字。在场的孙权见状,便命人将驴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诸葛恪,以示惩罚。然而,诸葛恪却请求在“驴”字前面加上“之”字,变成“之驴”。在场的人都为他的机智而折服,孙权也把这...

  •  zhanghua8198 智子疑邻,出自历史上哪个典故?

    智子疑邻,是一个成语典故,出自《韩非子·说难》中的《颜则旭篇》。节选自《韩非子·说难》(《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作者是韩非(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中文名智子疑邻外文名Think the child is ...

  •  心恒』孤泪fde7 关于智谋的成语、典故

    【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典故】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派韩信带领一部分人马向东进攻赵国。赵王听说后,与成安军陈余把军队聚在井陉山口,准备迎敌。赵王的参谋李左车献计道:“井陉这地方,不能容两车并行,也容不下列队的骑兵。汉军的后勤部队一定发跟在后面。如果让我带兵抄小路截断他们的辎重,...

  •  迮今樊玉书 仁义礼智信每个字的意义 仁义礼智信的典故和每个字分别代表什么寓意 谁知道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

  •  黑色记忆啊9757 智的组词大全(约50个) 智的词语解释_智是什么意思?

    典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31、上智下愚造句:“上智下愚不移”是孔子对智愚问题的经典论述。 典故:智:聪明;愚:笨。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认为他们都是先天决定,不可改变。 有关智字组词的词语列表 智的组词 智怎么组词 智的多音字组词 智字组词 仁智、逞智、材智、辩智、辨...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