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是什么?

“卧薪尝胆”出自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卧薪尝胆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最后果真可以苦尽甘来。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
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是什么?
球球词典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9-11 21:43: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卧薪尝胆”这一典故讲述的是中国春秋时期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故事,后来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典故发生在公元前496年,吴王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吴王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过了两年,...

  • 它来自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历史典故:- 背景: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交战,吴王阖闾被越军射伤致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 求和: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大败越军,越王勾践求和,并作为仆人侍奉夫差三年。- 卧薪尝胆:勾践回国后,为了不忘耻辱,睡在柴草上,每天尝苦胆,以此激励自己奋发图强。- 结果:...

  •  百度网友4a44145 “卧薪尝胆”的典故是什么?

    卧薪尝胆 词 目 卧薪尝胆 〖成语典故〗发 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释 义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出 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示 例 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

  •  冷亦辰Jr1GO 卧薪尝胆的故事(50字)

    北宋文学家苏轼写过一篇《拟孙权答曹操书》。北宋的苏轼为三国孙权虚拟一篇书信给曹操,信中,苏轼发挥想像,戏说孙权“卧薪尝胆”。这个无中生有的事,与勾践并不相关。到南宋时期,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谈到吴王夫差“坐薪尝胆”。明朝张溥在《春秋列国论》中说,夫差位,为报父仇,卧薪尝胆...

  •  宜美生活妙招 卧薪尝胆的故事

    卧薪尝胆的故事是关于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励精图治最终复仇成功的历史典故。一、背景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结果兵败身亡。两年后,其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俘至吴国为奴。二、勾践的忍辱负重 奴隶生涯:勾践在吴国忍受了极大的屈辱,他忍辱负重地伺候吴王夫差长达三年之久。消除戒心...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