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典故的诗句?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释义: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2、昔时人已没,今日水...
关于历史典故的诗句?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释义: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2、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出自唐代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释义: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3、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
出自明代高启的《吊岳王墓》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
释义:
墓边的大树为其所感,树枝随风摇曳,纷纷奋然指向南方。想起了令人痛心的往事,于是无限悲愤。朝廷已经岳飞下了班师的命令,而韩世忠仍然投书斥军,表达其恢复之决心。朱云请上方宝剑铲除佞臣,汉高祖忘恩负义诬陷谋杀忠臣。墓前回首北望,只有茫茫白露,不见远方宋代诸帝王的陵墓。

4、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出自宋代张耒的《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释义:
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5、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出自唐代许浑的《金陵怀古》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释义:
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和陈王朝的国运一同告终;景阳宫中隋兵聚会,边塞的瞭望楼已然空空。墓地上远远近近的松树楸树,掩蔽着历代无数官吏的坟冢;高高矮矮的绿色庄稼,长满了六朝残败的宫廷。
石燕展翅拂动着云霓,一会儿阴雨,一会儿天晴;江豚在大江中推波逐浪,夜深深又刮起一阵冷风。历代的帝王一去不复返了,豪华的帝王生活也无踪无影;惟有那些环绕在四周的青山,仍然和当年的景物相同。
2023-04-10
球球词典 阅读 32 次 更新于 2025-09-11 21:30: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释义: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2、昔时人已没,今日水...

  •  宜美生活妙招 有哪些用典故的诗句

    3.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典故:此句用了“易水送别”的典故,荆轲前往刺杀秦王时,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他送别,场面十分悲壮。诗句中描绘了援军赶赴易水的场景,红旗半卷,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4.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典故:此句用了“临...

  •  湖北倍领科技 带有历史典故的诗句

    而李白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中也巧妙地引用了历史典故:“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这里的“谢安石”指的是东晋时期的名臣谢安。谢安不仅政治才能卓越,还擅长军事,曾平定叛乱,维护了国家的安定。李白用谢安来比喻永王,表达了对他的信心和期待。这些历史典故的运用,不仅使诗句更加富有深意...

  • 8.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9. 古诗词中的历史典故《汉书·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抚。”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10. 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

  • “督亢图穷见宝刀,秦皇绕殿呼且逃。”此句引用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描绘了荆轲行刺时的紧张氛围,以及秦王的惊慌失措。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也反映了诗人对勇敢与智慧的赞美。“别来已赋三秋句,久欲尊为一字师。”此句出自《全唐诗》,引用了“一字师”的典故,意指诗人对某人某事的评价,...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