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5条歇后语来历

1.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领军攻打蜀国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曹操心中犹豫,一边担心被人嘲笑,一边又不甘心轻易撤退。一日晚餐,厨师端来鸡肋汤,夏侯惇恰好前来询问夜间口令。曹操边夹鸡肋边重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夏侯惇误以为这就是夜间口令,传令全军。杨修听到后,立刻...
求5条歇后语来历
1.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领军攻打蜀国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曹操心中犹豫,一边担心被人嘲笑,一边又不甘心轻易撤退。一日晚餐,厨师端来鸡肋汤,夏侯惇恰好前来询问夜间口令。曹操边夹鸡肋边重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夏侯惇误以为这就是夜间口令,传令全军。杨修听到后,立刻命人收拾行装。夏侯惇询问原因,杨修解释说:“主公所说的鸡肋,意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猜主公已有退意,故提前准备。”曹操得知后,以散布谣言为由,将杨修处死。
2.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要求其在短期内制备十万支箭。诸葛亮自信答应三天内完成。第三天夜晚,江面大雾弥漫,诸葛亮利用此机会,率小船前往曹营,击鼓呐喊,曹操因雾大不敢出战,只能放箭。诸葛亮因此轻松获得十万支箭,献给周瑜。
3.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为显示实力,三次激怒周瑜。
4.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
张飞偏好饮酒食肉,其职业曾是屠夫。因此,人们用“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来形容事情对某些人来说轻而易举。
5.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预测曹操将经华容道撤退。虽未明确告知关羽,但后来关羽还是放过了曹操。诸葛亮早已预料到这一点,因为关羽曾在曹操处得到优待,其忠义之心使他无法对曹操下手。2024-10-17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5:32: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领军攻打蜀国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曹操心中犹豫,一边担心被人嘲笑,一边又不甘心轻易撤退。一日晚餐,厨师端来鸡肋汤,夏侯惇恰好前来询问夜间口令。曹操边夹鸡肋边重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夏侯惇误以为这就是夜间口令,传令全军。杨修听到后,立刻...

  • anonymous 求5条歇后语来历

    1.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有一次,曹操领兵攻打蜀国。战争打的进退两难。曹操心中想退兵,但是怕别人笑话,心中很郁闷。一天晚上,庖厨给他送来了鸡肋汤,正好夏侯敦来问暗号。曹操夹着鸡肋,说了两遍“鸡肋,鸡肋”。夏侯以为是鸡肋,因此传令下去说当晚暗号是“鸡肋”。主簿杨修听到了,...

  • 1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 歇后语的来历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

  •  月月京京 《五个歇后语的来历》

    三国的歇后语并简要说明来历 .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3.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4.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5.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6.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7.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8.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9.张飞吃...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