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换骨的出处和典故

脱胎换骨的典故是夺胎换骨原是道家的说法即吃了金丹换去凡骨凡胎后成仙,出自葛长庚《赠胡葆元》。1、脱胎换骨的典故 夺胎换骨原是道家的说法即吃了金丹换去凡骨凡胎后成仙古代文人借用以前古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黄庭坚认为这是换骨法,深入研究古文的原意进一步加以刻划形容,这叫夺胎法。也有...
脱胎换骨的出处和典故
脱胎换骨的典故是夺胎换骨原是道家的说法即吃了金丹换去凡骨凡胎后成仙,出自葛长庚《赠胡葆元》。

1、脱胎换骨的典故
夺胎换骨原是道家的说法即吃了金丹换去凡骨凡胎后成仙古代文人借用以前古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黄庭坚认为这是换骨法,深入研究古文的原意进一步加以刻划形容,这叫夺胎法。也有人说不蹈古人一言一句,用夺胎换骨法可以点铁成金。
2、出处
出自:宋 葛长庚《沁(qìn)园春 赠胡葆元》:“常温养,使脱胎换骨,身在云端。”
3、释义
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3、反义词
执迷不悟、死不改悔,脱胎换骨是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4、成语辨析
脱胎换骨和“洗心革面”;都可比喻“彻底改造重新做人”。但脱胎换骨可指罪人的彻底改造;也可指一般思想上有毛病的人的改造;适用范围较广;“洗心革面”一般只指罪人的彻底改造;适用范围较小。凡用“洗心革面”的;一般都可用脱胎换骨。

脱胎换骨的例句
1、仔细品味这首词,可以看出,它是从宋词脱胎换骨而来的。
2、正是通过受苦,我们才脱胎换骨,达到更高的境界。
3、经过一番锻练,他从体弱多病脱胎换骨成身强体壮的青年。
4、我们要改造他,争取他的内心,使他脱胎换骨。
5、他发誓今后一定要脱胎换骨,不再重蹈覆辙。

6、先前他主要学习的是孙犁的写作手法,如今从文风上看,他已脱胎换骨,能自成一家了。
7、痛苦也有它的庄严,能够使俗人脱胎换骨。要做到这一步,只要做人真实就行。
8、哈哈……恭喜萧师弟脱胎换骨,龙跃凤鸣,无量观。
9、优秀的设计,可使本港工商业脱胎换骨,大大提升本地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10、前尘往事早已经是过眼云烟,她从鬼门关里走了一遭,现在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2023-12-11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7:43: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脱胎换骨的典故是夺胎换骨原是道家的说法即吃了金丹换去凡骨凡胎后成仙,出自葛长庚《赠胡葆元》。1、脱胎换骨的典故 夺胎换骨原是道家的说法即吃了金丹换去凡骨凡胎后成仙古代文人借用以前古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黄庭坚认为这是换骨法,深入研究古文的原意进一步加以刻划形容,这叫夺胎法。也有...

  •  oueryuji 脱胎换骨意思

    元·乔吉《折桂令·红梅徐德可索赋类卷》曲:“返老还童,脱胎换骨,饱养烟霞。”《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凡人成仙,脱胎换骨,定然先将俗肌消尽,然后重换仙体。此非肉眼所知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是脱胎换骨,神爽体健。”亦省作“ 脱...

  •  微醺小鱼cF 夺胎换骨法的典故

    夺胎换骨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它的典故与宋代的江西诗派密切相关。具体内容如下:1、这个典故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宋代的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北宋时期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等。他们主张学习杜甫的诗歌,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2、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提倡“夺...

  •  星恩文化 脱胎换骨成语

    ②《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凡人成仙,脱胎换骨,定然先将俗肌消尽,然后重换仙体。此非肉眼所知也。”③《西游记》第二七回:“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是脱胎换骨,神爽体健。”亦省作“ 脱骨 ”。④ 明沈德符《野获编·叛贼·妖人刘天绪》:“妄言近桥有退骨塘,入浴其中,即...

  •  百度网友ba64365 形容重新开始的成语有哪些?

    脱胎换骨,改弦易辙,重整旗鼓,自新之路,东山再起 脱胎换骨【tuō tāi huàn gǔ】释义: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典故出处: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