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典故出处

在动词意义上,"父"有时与"捕"相通,意味着捕捉或捉拿,如在《管子·侈靡》中的"父系而伏之"。然而,此处的"父"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父亲,而是动词的使用。总的来说,"父"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既代表了对尊长的敬重,也包含了天地、教育等多重含义,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礼仪传统。
父典故出处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父"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和敬意。首先,对于才华横溢且品德高尚的男子,我们常会用"父"作为尊称,附在其表字之后,如"维师尚父"象征英勇威武,"邾仪父"则是春秋时期盟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提到的"安国平父"和"安上纯父"也体现了这一传统。

其次,"父"也常被用来尊称老年男子,表达对长者的尊重和敬爱,如项羽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提到的"江东父老",表达了对家乡人民的深深感情。"父知之乎?"则是对长者的请教,显示出对智慧的尊重。

此外,"父"在古代还有另一层含义,即作为开始的象征,如老子在《老子·四十二章》中提到的"教父",意味着教育和训诫的起点。天地万物的生成,古人将天称为"父",象征着宇宙的创造者和秩序的维护者,如《易·说卦》中的描述。

在动词意义上,"父"有时与"捕"相通,意味着捕捉或捉拿,如在《管子·侈靡》中的"父系而伏之"。然而,此处的"父"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父亲,而是动词的使用。

总的来说,"父"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既代表了对尊长的敬重,也包含了天地、教育等多重含义,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礼仪传统。2024-07-16
球球词典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1:49: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父典故出处

    出处:老子在《老子·四十二章》中提到的”教父”,意味着教育和训诫的起始。此外,古人将天称为”父”,象征着宇宙的创造者和秩序的维护者,这一用法在《易·说卦》等文献中有所体现。动词意义:捕捉或捉拿:出处:在《管子·侈靡》等古代文献中,”父”有时与&r...

  • 此外,"父"在古代还有另一层含义,即作为开始的象征,如老子在《老子·四十二章》中提到的"教父",意味着教育和训诫的起点。天地万物的生成,古人将天称为"父",象征着宇宙的创造者和秩序的维护者,如《易·说卦》中的描述。在动词意义上,"父"有时与"捕"相通,意味着捕捉或捉拿,如在《管子·...

  • ——《诗·大雅》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 眜。——《春秋》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old man]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父知之乎?(父:老先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3. 又如:渔父;田父4. 通“甫”。

  •  木恋晓丶GTJ 关于父爱的好词

    [典故出处]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译文:这个地方的人,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4、过庭之训 [成语解释]用以指父亲的教诲。[典故出处]宋·张元干《贺陈都丞除刑部侍郎启》:“夙奉过庭之训。”译文:遵守父亲的教诲。5、父母恩勤 [成语解释]指...

  •  文暄生活科普 知子莫若父典故

    楚王采纳建议,大赦天下。得知弟弟获释,大儿子决定不浪费黄金,返回取回,却激怒了楚国宰相。宰相再次向楚王进言,称有人指责他收受贿赂,为范蠡儿子谋取利益。楚王无奈,下令处决范蠡的儿子。然而,就在人头落地时,范蠡的小儿子送来的棺材正好抵达。范蠡如何洞察一切?原来,他的大儿子出生贫困,从小饱受艰辛...

其他歇后语大全类似问题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