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徐榻"这个典故源远流长,承载着尊重贤才的深厚人文精神。起始于陈蕃这位东汉名臣,他以榻为礼,表达对贤能之士的敬仰与期待。"一榻依陈",意味着陈蕃的住所里,总是为有德者预留着一席之地。陈蕃的"一榻容孺子",体现了他对后辈的爱护和期待,希望有朝一日能有优秀人才出现。"徐稚榻"和...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迎徐榻"这一典故被频繁引用,象征着对宾客的高礼遇和尊重。首例出现在明朝何景明的《沉逸士来自吴下》一诗中,诗云:“陈蕃已下迎徐榻”,描绘了陈蕃以主人身份迎接宾客的场景,体现了他对贤者的敬意。北周的庾信在《园庭》中也有提及:“倒屣迎悬榻”,这里的“悬榻”同样表达...
榻留徐稚,代表了陈蕃对徐稚的怀念与尊重。榻空悬,体现了陈蕃对贤士的怀念与敬重。留宾榻,代表了陈蕃对宾客的尊重与礼遇。登榻,展示了陈蕃对宾客的欢迎与敬待。稚榻,体现了陈蕃对徐稚的待客之道。置榻,展现了陈蕃对宾客的安排与尊重。至两榻,代表了陈蕃对宾客的双倍尊重与礼遇。旧榻悬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