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不仅在子女教育上有所考量,他的女婿沈葆桢的诗作也得到了他的指点。沈葆桢原诗有自视清高的意味,林则徐将其修改,寓意着待时机成熟再施展才华,体现了他的深思熟虑和对国家的期待。林则徐的书信中,他深感清军与洋人的力量悬殊,炮火无法对敌,他担忧国家的安危,期待出现能抵抗外侮的伟人。这封信...
徐,指的是福建巡抚徐嗣曾(ceng)。元抚,以巡抚徐嗣曾为榜样的意思。字少穆,石麟。一种说法:据程恩泽《题林旸谷年丈饲鹤图遗照》诗及注的解释,林则徐出生那天晚上,林宾日“梦中亲见凤凰飞”,这使他立即联想到有“天上石麒麟”之类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少穆),以为是吉兆,因此在给儿子取名“则...
轶事典故:名字来由 关于林则徐姓名中的“则徐”,及其字的来由,有许多说法:据施鸿保《闽杂记》卷4《林文忠公取名》载,林则徐出生时,新任福建巡抚徐嗣曾正“鸣驺过其门”,故父名其“则徐”(学习、效法徐嗣曾);字元抚,意在希望林则徐像徐嗣曾一样仕途坦荡,官运亨通。据程恩泽《题林旸谷年丈饲...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
从此以后,沈葆桢变得谦虚好学了。这个典故其实是林则徐教导沈葆桢如何对待明清两朝的态度。 光绪二年(1876年),左宗棠在收复伊犁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个大麻烦:没钱发军饷买军粮。因为在西陲边界作战,只好就近向俄国购买粮食,然而,俄商要现钱才肯供粮。左宗棠想到向外国银行募借军饷1000万两白银。他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