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之舌介绍历史典故

12. 从此,毛遂受到了平原君的重用,被奉为上宾。“三寸之舌”成语寓意古时代,很多时候都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来平息战争,阻止了生灵涂炭。13.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更需要能言善辩的口舌,在对话中占先机,掌握话语权,不仅给人“口才好”的印象,还会增加成功率。14. 几乎所有的工作都要求面试...
三寸之舌介绍历史典故
1. “三寸之舌”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在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请求援兵,并结成联合抗秦的盟约。
3. 平原君决定带20个文武双全的勇士同去,但挑来挑去,还缺一个人。
4. 后来,一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自己推荐自己。平原君觉得平时对他毫无印象,考问了他一番后,勉强同意他一起去。
5. 貌不惊人的毛遂,其实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到楚国后,他和同行的19个人谈论起天下大事,头头是道,大家对他的学问和辩才都佩服不已。
6. 平原君与楚平王会谈那天,两人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还未谈出结果。19个门客十分焦急,毛遂便自告奋勇上殿去看看情况。
7. 毛遂按着剑从容不迫地走上了台阶。楚王瞧不起他,要他退下去,他却紧握剑柄,大步走到楚王面前说:“大王敢当着我主人的面对我如此无礼,不过是倚仗楚军人多势众罢了。但现在您跟我距离不到十步,大王的性命掌握在我手里,楚军再多也没有用。”
8. 接着,毛遂义正词严地从历史到现实分析了楚、赵两国的关系,说明赵国派使臣来缔约联合抗秦,乃是为了救助楚国,而不只是为了赵国自己。
9. 楚王觉得毛遂说得有理,就与平原君一起举行了缔约仪式。这样,联合抗秦的大事圆满办成。
10. 平原君带一行人回到赵国后,和人谈起毛遂这次的功劳,感慨万分他说:“我今后再也不敢谈论识别人才的事了。我识别过的人才,多达上千人,少说也有几百人。自以为天下真有本事的人都逃不过我的眼睛,但偏偏没有识别出毛遂先生的才干。”
11. 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重于九鼎等国宝。毛先生对楚国的那局链一席话,胜过了百万雄师!
12. 从此,毛遂受到了平原君的重用,被奉为上宾。“三寸之舌”成语寓意古时代,很多时候都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来平息战争,阻止了生灵涂炭。
13.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更需要能言善辩的口舌,在对话中占先机,掌握话语权,不仅给人“口才好”的印象,还会增加成功率。
14. 几乎所有的工作都要求面试,面试不仅试的是一个人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形象,还有的便是口才。
15. 在公共场所中,一个能言善辩的说话者颇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可以影响周围气氛的松弛与紧张。
16. 遇到有事情和别人接头,或有事情需要跟别人合作时候,说话流利的人,总能很愉快地谈判成功很多事情,使人清楚地明白自己的意图。
17. “三寸之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024-05-11
球球词典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7-26 14:59: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三寸之舌”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2. 在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请求援兵,并结成联合抗秦的盟约。3. 平原君决定带20个文武双全的勇士同去,但挑来挑去,还缺一个人。4. 后来,一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自己推荐自己。

  •  多彩生活小贴士 成语:三寸之舌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此处所列为“三寸不烂之舌”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舌头是说话的主要器官,长约三寸,古人多用“三寸舌”或“三寸之舌”来表示口才。例如《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载,战国时,秦国攻打赵国,首都邯郸被围,情况相当危急。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想联合楚国来抵抗秦国。平原君要从...

  •  宜美生活妙招 历史上第一位被形容有“三寸不烂之舌的人是谁

    一、毛遂的“三寸不烂之舌”历史记载: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客。他原本并不出众,但在一次赵国向楚国求援的关键时刻,毛遂自荐出使楚国,凭借自己的口才和智慧,成功说服了楚王出兵救赵。成语来源:在这次出使过程中,毛遂展现出了非凡的辩论才能,被后人形容...

  •  宜美生活妙招 历史上第一位被形容有“三寸不烂之舌的人是谁

    综上所述,历史上第一位被形容有“三寸不烂之舌”的人是毛遂。他的口才和智慧在战国时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宜美生活妙招 历史上第一位被形容有“三寸不烂之舌的人是谁

    一、毛遂的“三寸不烂之舌”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著名辩士,以能言善辩著称。“三寸不烂之舌”这一形容,源于毛遂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出色口才和辩论能力。他能够用精炼而有力的言辞说服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毛遂的历史事迹 最著名的事迹是“毛遂自荐”。在赵国面临强秦威胁时,毛遂主动请缨,...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