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砖作镜”的典故说的是禅宗的“禅”与传统意义上的佛教坐禅不同,该典故源自马祖道一。相传道一年少时,从资州唐和尚(即处寂)出家。唐代开元年间,他在南岳衡山结庵而住,整日打坐参禅,凡有前来访问者,一概不予接待。当时住在般若寺的南岳怀让见其相貌非凡,知是法器,便前去诱导他,问道...
“磨砖成镜”是一个源自禅宗公案的成语,比喻方法错误或方向偏离本质,即使付出再大努力也无法达成目标,强调修行或做事应注重内在觉悟而非表面形式。 一、成语的来源与典故 “磨砖成镜”出自唐代禅宗高僧南岳怀让禅师点化弟子马祖道一的故事。据《景德传灯录》记载,马祖道一早期沉迷于打坐修禅,认为通...
含义:该成语通过描述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行为——将砖头磨成镜子,来形象地表达某件事情无法成功或达到预期目标的含义。出处: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仰首座求钝庵》诗:“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砖作镜未为愚。”诗中以此比喻做事不必过于巧取豪夺,即使像磨砖作镜这样看似愚蠢的行为,也有其道理。...
禅宗故事“磨砖成镜”通过怀让大师与马祖道一之间的对话,深刻揭示了禅宗对于修行与成佛的独特见解。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修行应该超越形式的束缚,注重内心的觉醒和成长;成佛并非外在的追求,而是内心的觉醒和发现。只有当我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内在本质时,才能真正地成佛。
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成语注音】:ㄇㄛˊ ㄓㄨㄢ ㄔㄥˊ ㄐㄧㄥˋ 【通用拼音】:mo zhuān cheng jing 【拼音简写】:MZCJ 【使用频率】: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 *** 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磨砖成镜,补充式;作谓语;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成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