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的历史典故

以少胜多,建立了赫赫战功。13. 然而,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晋孝武帝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其弟会稽王司马道子也行为不检,联手排挤谢安。14. 为了躲避纷争,谢安请求外放至广陵的步丘。15. 尽管在朝廷中处于依赖的地位,谢安对东山时期的游山玩水之志始终难以忘怀,经常在言谈举止中表露出来。
东山再起的历史典故
1. 东晋时期,谢安以其卓越的才学和优雅的字迹而闻名。尽管才华横溢,他却不急于投身官场。
2. 谢安初在司徒府任职,不久后,以健康为由辞职,返回故乡会稽。
3. 扬州刺史庾冰听闻谢安的大名,邀请他前往扬州任职,但谢安依然坚决拒绝。
4. 不久,范汪推荐他担任吏部郎,但他同样坚决地拒绝了这一职位。
5. 谢安选择隐居在会稽的东山,与包括王羲之和孙绰在内的名士交往密切,他们一同游历名山大川,吟诗作赋,生活优哉游哉。
6. 谢安常常在石窟中静坐,俯瞰峡谷和河流,感叹自己的生活与古代隐士伯夷无异。
7. 谢万的仕途一帆风顺,尽管他的名声不及谢安,但人们依然认为谢安是治国安邦的贤才。
8. 谢安的妻子劝说他追求功名和富贵,但他不为所动。
9. 谢万后来被免官,谢安为了家族的荣誉和地位,决定重新出仕。
10. 当时,桓温邀请他担任司马一职,谢安接受了这个职位。
11. 在他即将赴任时,许多官员为他送行,高崧开玩笑地提醒他过去多次拒绝朝廷的任命。
12. 谢安在官场中一路晋升至宰相,在淝水之战中指挥若定,以少胜多,建立了赫赫战功。
13. 然而,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晋孝武帝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其弟会稽王司马道子也行为不检,联手排挤谢安。
14. 为了躲避纷争,谢安请求外放至广陵的步丘。
15. 尽管在朝廷中处于依赖的地位,谢安对东山时期的游山玩水之志始终难以忘怀,经常在言谈举止中表露出来。2024-12-18
球球词典 阅读 43 次 更新于 2025-09-10 18:51: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芊芊和你说民生 东山再起的前一句是什么?

    东山再起的典故 东晋谢安,才学过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帮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用他一刻贬他。谢安一气之下就辞官来到土山隐居,邀人下棋,落个耳根清静。他人在外,心念家,就模拟浙江会稽东山景色,在土山上大兴土木搞建筑,并改土山为东山。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此时的皇帝想起...

  • “东山再起”的出处是《晋书·谢安传》。它来自于东晋时期谢安的历史典故。具体典故如下:- 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出身士族,年轻时喜欢读书习艺,才气隽秀。他不愿做官,而是在上虞的东山筑庐蛰居,过着闲适的隐居生活。- 当时,国势衰微,亟须良将谋臣匡扶。在好友王坦之的面请下,谢安悚忧而起,应召...

  • 一、东山再起的意思:东晋时期,谢安退职后在东山隐居,后来又出来做了大官。这个典故出自《晋书·谢安传》,后用以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二、东山再起的典故之一:源于三国时期的孙权。当时的吴国是孙权所建立的。从222年到229年,与曹操的魏国、蜀汉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吴国因位于三个国家的东面,故...

  •  谷艾文艺苑 东山再起的典故及其历史由来

    东山再起的典故及其历史由来如下:典故由来:东晋时期,谢安是一位才学过人的名士,但他在朝廷中遭到了小人的嫉妒,导致他的官职时升时降。最终,谢安一气之下辞官,来到了土山隐居,并在此大兴土木,模拟浙江会稽东山的景色,将土山改名为东山。历史事件: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南下伐晋。东晋朝...

  •  蓝韵文化传媒 关于东山再起的出处是什么它来自于哪一个历史典故

    【出处】《晋书·谢安传》。【释义】再起:再次出来做官。比喻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恢复力量或重新得势。【历史典故】谢安是东晋时期陈郡阳夏人,出身士族,年轻时就注意修身养性,喜欢读书习艺,才气隽秀,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但他不愿做官,而是在上虞的...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