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黍之约的典故如下:“鸡黍之约”意思是:古时八拜之交中的第四拜“元伯巨卿鸡黍之交”,语出《后汉书·独行列传》中范式和张劭的事迹,两人因此留下“鸡黍之交”的美名。一、古代交友故事1:鸡黍之约 秀才张劭,字元伯,乃汉明帝时人,汝州南城人氏。自幼奋志读书。有弟张勤同在家务农耕种,以...
这就是“鸡黍之约”的故事。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意义指鸡肉和黄米饭。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之句,是我们最熟悉的。故事发展到后来,更加感人,老实说,我一个大老爷们都看哭了。事情是这样的:后来,张元伯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同郡人郅君章、殷...
在古代,“鸡黍”是款待客人的饭菜,这在诗词就很常见,最著名的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有名作《过故人庄》,其中有两句就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鸡黍之约”的典故来源于《范式传》,但并没有作为关键词出现在传记中。那么,《范式传》...
鸡黍之约指的是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信守承诺的品德。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微子》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两位朋友相约见面,其中一位因故未能按时赴约,而另一位则一直等待,直到对方出现。虽然最终他们并未见面,但这种信守承诺的精神却被后人传为佳话。鸡黍之约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等待和失约的故事,...
鸡黍之约的故事简介:故事背景:鸡黍之约是中国古代一则流传甚广的诚信故事。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主要围绕着孔子的弟子曾参展开。有一天,曾参在家中闲居,恰好遇到邻居赶集归来,顺便邀请曾参一同享用鸡肉和黍米饭。曾参答应了邻居的请求,但由于临时有事未能赴约。出于对曾参诚实守约的赞美,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