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黍之约,同性之间的千金一诺,是重信守诺的典范。鸡黍之约的故事,源自范晔《后汉书·范式列传》和干宝《搜神记》,讲述了东汉时期庐江太守范式和张劭之间深厚的友情和信守承诺的佳话。二人志同道合,在学业完成之际,定下两年之约,约定两年后范式将到张劭家中拜访。待两年期满,张劭果然如期而至,备...
来源:该约定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讲述的是范式和张劭的事迹,两人因此留下了“鸡黍之交”的美名。故事背景:东汉明帝年间,范式和张劭两人在赶考途中相遇,并因范式重病得到张劭的精心照料而结缘。两人结拜为生死兄弟,并约定次年一同前往洛阳重考。约定内容:在两人共同度过太学的三年学习生涯后,他们...
鸡黍之约的典故如下:“鸡黍之约”意思是:古时八拜之交中的第四拜“元伯巨卿鸡黍之交”,语出《后汉书·独行列传》中范式和张劭的事迹,两人因此留下“鸡黍之交”的美名。一、古代交友故事1:鸡黍之约 秀才张劭,字元伯,乃汉明帝时人,汝州南城人氏。自幼奋志读书。有弟张勤同在家务农耕种,以...
在古代,“鸡黍”是款待客人的饭菜,这在诗词就很常见,最著名的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有名作《过故人庄》,其中有两句就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鸡黍之约”的典故来源于《范式传》,但并没有作为关键词出现在传记中。那么,《范式传》...
读《幼学琼林》朋友篇,逢“鸡黍之约”典故,不满足于文中注释,遂拓展学习了一番。此典出自于《后汉书·独行列传》,说的是范式和张劭的故事。范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范式年轻的时候在太学游学,和汝南郡( 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 人张劭是好朋友。张劭,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