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化鬼赴约的典故

也挥刀自刎来回报范式的信义!众人惊愕不已,后来就把二人葬在了一起。汉明帝听说此事,非常赞赏二人互相之间的真诚与心意,在他们墓前建了一座庙,称为“信义祠”。“范式之约”的典故出自《后汉书。范式传》,在后来的冯梦龙小说《喻世明言》中,也有一篇“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讲述这个故事。
一个关于化鬼赴约的典故
  东汉时,有一个叫张劭的秀才在上京赶考途中,救了一个叫范式的商人一命,两人因此结为兄弟,并约定第二年重阳再相聚。然而,在两人约定之日,张劭左等右等,直到太阳西坠,新月悬空,仍不见范式来赴约,张母知道了,劝他不要再等,而张劭却说:“范兄是守信约、重义气的人,怎会失约?”张劭一直候在门外,直至深夜时分,才见一黑影隐隐飘然而至,仔细一看,来得却是范式的鬼魂。原来为了养家,范式忙于经商,不知不觉忘了二人重阳之约,直到当日早上才回想起来。可是从范式所在的山阳到这里足有一千里路,一天之内 无论如何都走不到了。为了守约,他想起古人曾说过:人不能一日千里,而鬼魂可以。于是挥刀自刎,让鬼魂来这次赴约。“请兄弟原谅我的疏忽。看在我一片诚心上,你去山阳见一见我的尸体,那我死也瞑目了。”范式的鬼魂话说完,就飘走了。而张劭,在赶到山阳见了范式灵柩后,自愧范式为己而死,也挥刀自刎来回报范式的信义!众人惊愕不已,后来就把二人葬在了一起。汉明帝听说此事,非常赞赏二人互相之间的真诚与心意,在他们墓前建了一座庙,称为“信义祠”。

  “范式之约”的典故出自《后汉书。范式传》,在后来的冯梦龙小说《喻世明言》中,也有一篇“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讲述这个故事。2011-07-16
男子汉大丈夫2011-07-16
是这样的。2011-07-16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6:33: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范式之约”的典故出自《后汉书。范式传》,在后来的冯梦龙小说《喻世明言》中,也有一篇“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讲述这个故事。

  • anonymous 小时候听到的故事一个人与友人相约,但意外死了,但他重诺,于是这人变成了鬼去赴约

    你听的这个版本是后来冯梦龙在小说《喻世明言》中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叫《范巨卿鸡黍死生交》,里面范式忙于经商在当天才想起约定,他听说魂魄能日行千里于是为了赴约自刎而死,然后让魂魄去赴约。范式将一切都告诉张劭,请求张劭原谅自己并去看看自己的尸体。张劭前去吊唁愧疚于范式之死,再见到范式灵柩后...

  •  yimugongzi 典故,记得有一个虚幻的算是一个鬼故事吧。。。。。。。。。。

    这个典故出自冯梦龙的《喻世明言》卷十六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范式(字巨卿)和张劭,张流落时得到范的救济,两人惺惺相惜,相约到第二年重阳到张家中相聚,到了第二年重阳,张在家中备好酒饭等待,范到深夜才赶来,说明原委,因为不能按时到达,自刎化作阴魂赴约。文章较长,给你...

  • 江户时代的《雨月物语》中,上田秋成讲述了赤穴和丈部的故事,他们同样因信守承诺,一个甚至牺牲生命来赴约。丈部左门,一个儒生,以书为伴,不贪财物,他的母亲和妹妹的婚姻也体现了他的道德操守。一次,他听到邻房有人病重,不顾劝阻,坚持探望并悉心照料,甚至在病者坦白是受命密使后,仍坚守义...

  •  校易搜全知道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出处?及典故。

    出处: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典故解释:一、《牡丹亭》背景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此书通过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这部作品以其曲折的情节和优美的文辞,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