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历史典故的管理启示

施氏与孟氏 ——管理都是有“背景”的 鲁国一户姓施的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好学儒家仁义之术;另一个儿子爱好军事。好学儒术的那个儿子,用他的儒家思想去游说齐王:齐王采纳了他的意见,叫他做了儿子们的老师。爱好军事的那个儿子到了楚国,用他的法家主张去游说楚王。楚王很高兴,叫他担任军...
几个历史典故的管理启示
施氏与孟氏
——管理都是有“背景”的
鲁国一户姓施的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好学儒家仁义之术;另一个儿子爱好军事。好学儒术的那个儿子,用他的儒家思想去游说齐王:齐王采纳了他的意见,叫他做了儿子们的老师。爱好军事的那个儿子到了楚国,用他的法家主张去游说楚王。楚王很高兴,叫他担任军事长官。他们赚的钱,使家庭很快富裕起来了,他们显赫的爵位,使亲属们也觉得荣耀异常。
施家的邻居姓孟,也有两个儿子,他们所学的也和施氏兄弟相同,却总为贫穷所困扰;孟家很羡慕十分富裕的施家,因而向施家请教取得地位和富贵的方法:施家的两个儿子把经过如实地告诉了他们。
于是,孟家好学儒术的那个儿子跑到秦国,用儒术游说秦王。秦王说:“现在各国诸侯都靠实力进行斗争,所追求的无非是兵力、粮食而已。如果用仁义来治理我的国家,这是走向灭亡的道路。”于是,阉割了他,再把他赶走。
孟家的另一个儿子到了卫国,用权术去游说卫王。卫王说:“我们卫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对于大国我们恭敬地侍奉它,对于小国我们好好地安抚它,这才是求得安全的好办法。如果依靠兵力和权谋,那我们的国家很快就要灭亡了。但我如果好生生地送你回去,你一定再跑到别的国家去宣传你的主张,给我们带来很重的祸患!”于是,便砍断了他的脚,再把他押送回鲁国。
做什么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顺势者昌盛,逆势者败亡。学习别人的经验时,要务必弄清:别人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做,前因后果是什么,绝不能割断历史与环境。2018-05-27
球球词典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7-29 09:32: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得书文化 几个历史典故的管理启示

    ——管理都是有“背景”的 鲁国一户姓施的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好学儒家仁义之术;另一个儿子爱好军事。好学儒术的那个儿子,用他的儒家思想去游说齐王:齐王采纳了他的意见,叫他做了儿子们的老师。爱好军事的那个儿子到了楚国,用他的法家主张去游说楚王。楚王很高兴,叫他担任军事长官。他们...

  • 三顾茅庐的经典历史故事告诉我们,管理者要礼贤下士、知人善用;面对人才,你要放下架子,心平气和的去交谈。3、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经典故事,也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历史故事之一。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却淡定表示“只需...

  •  kcj520lcy 对历史典故的学习,你得到哪些启示200

    ”唐太宗非常赞同他的话,而大臣们也认为王珐完全道出了他们的心声,都说这些评论是正确的。从王珐的评论可以看出唐太宗的团队中,每个人各有所长;但更重要的是唐太宗能将这些人依其专长运用到最适当的职位,使其能够发挥自己所长,进而让整个国家繁荣强盛。【企业管理启示】:企业的发展是不可能只依靠...

  •  谷艾文艺苑 关于贾岛推敲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给予了什么道理?

    历史典故:- 背景: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他对于诗句的锤炼极为用心,不惜耗费大量心血和时间。- 事件:一天,贾岛骑着毛驴走在京城长安的大街上,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吟完之后,他又想将“敲”字改用“推”字,犹豫不决。于是,他一边思考,一边用手...

  •  宜美生活妙招 借箸代筹的典故(借箸代筹的故事赏析)

    历史典故的启示:借箸代筹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做出决策时,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能性,更要充分评估实际情况和潜在风险。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对现代管理的启示:在企业管理中,同样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避免纸上谈兵。同时,也要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