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坊名字典故

福建汀州府知府许伯升,原名启,号讷庵,以其卓越的武艺和对元朝农民军起义的平定而知名。他以不嗜杀而闻名,被誉为有义行,曾在明洪武十六年(1383)去世,任职期间在汀州府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坊的名字来源于古代知府的尊称——“五马”,这个字牌上刻有“五马坊”三字,展现了其官职的象征。这座石...
五马坊名字典故
福建汀州府知府许伯升,原名启,号讷庵,以其卓越的武艺和对元朝农民军起义的平定而知名。他以不嗜杀而闻名,被誉为有义行,曾在明洪武十六年(1383)去世,任职期间在汀州府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坊的名字来源于古代知府的尊称——“五马”,这个字牌上刻有“五马坊”三字,展现了其官职的象征。

这座石坊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具体规格为四柱三间五楼,宽8.2米,高9.7米,其建筑雕刻精细,展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坊的主要构件是坚硬的花岗岩,而檐板等部分则是砂岩材质,但因为石质较为松软,历经岁月,风化现象严重。檐上独特的装饰物——“哺鸡兽”,是明代早期建筑的显著特征,彰显了其重要地位。

许伯升在元末时期,带领民众守护家园,受到了朝廷的高度评价,被授予汀州知府一职。他以勤政爱民著称,去世后,汀州人民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建造了“遗爱祠”,并塑造了他的雕像,每年都会在特定的时节举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怀念。2024-07-19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7:08: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福建汀州府知府许伯升,原名启,号讷庵,以其卓越的武艺和对元朝农民军起义的平定而知名。他以不嗜杀而闻名,被誉为有义行,曾在明洪武十六年(1383)去世,任职期间在汀州府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坊的名字来源于古代知府的尊称——“五马”,这个字牌上刻有“五马坊”三字,展现了其官职的象征。这座石...

  • 历史上,关于五马街的典故源自东晋时期。据记载,"书圣"王羲之在担任永嘉郡太守期间,他的出行方式引人注目,经常骑乘五匹马,深受当地百姓的敬仰。这个传统被明嘉靖时期的《温州府志》和清光绪《永嘉县志》所载,提及他出行时五马庭列,形象独特。从那时起,"五马坊"这一名称便流传了下来。在唐宋时期,...

  •  游历小百科 温州五马街景点介绍

    - 五马街古称五马坊,是温州旧城古街道之一。其名称来源于东晋书圣王羲之在此“庭列五马”的典故,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北宋绍圣年间,温州知州杨蟠根据方位、地理环境将温州城划定为36坊巷,其中就有“五马坊”,这是城市建制上名立义从的一次命名。2. **地理位置与布局**:- 五马街位于浙江...

  •  文暄生活科普 温州五马街的来历

    宋代时,五马坊成为知州杨蟠修订的六坊之一,其名字与五马的典故紧密相连。清代,五马街逐渐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街区,拥有14条小巷,其中的老字号如五味和、金三益等,至今仍保持着浓厚的西洋建筑风格。五马街的老字号如“五味和”历史悠久,成立于清朝光绪六年,是宁波商人的杰作。最初经营蜜饯,后来发展...

  •  好链克 王羲之和温州的渊源

    首句有“五马”,末句有王羲之“换鹅”典故,所指是王羲之无疑。杨蟠是北宋时温州知州,曾定温州城内为三十六坊,其中就有“五马坊”,可见“五马坊”为太守王羲之而命名在北宋已见之于文字记载。《方舆胜览》还记载了温州百里坊至平阳屿一百里河港荷花盛开,王羲之自南门登舟赏荷,唐温州刺史张又新《咏百里坊(芳)》诗云...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