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中的五个典故

这首诗歌中的五个典故有:1、孙仲谋处,孙权在京口建立霸业。2、寄奴曾住,刘裕率军北伐气吞胡虏。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北伐的英姿。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刘义隆北伐失败。5、廉颇老矣,指刘义隆北伐失败后,朝廷起用年老的廉颇担任将军。
永遇乐中的五个典故
这首诗歌中的五个典故有:1、孙仲谋处,孙权在京口建立霸业。2、寄奴曾住,刘裕率军北伐气吞胡虏。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北伐的英姿。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刘义隆北伐失败。5、廉颇老矣,指刘义隆北伐失败后,朝廷起用年老的廉颇担任将军。2023-10-29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7:19: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五个典故,是孙权的典故、刘裕的电故、宋文帝的典故、后魏太武帝的典故、廉颇的典故。该词是辛弃疾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写下的怀古名作。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表示出作者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

  •  山西宏盛星辰 永遇乐中的五个典故介绍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解释--“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三国演义》里曹操,指师南下,兵临濡须,遥望东吴战船,“各分队伍,依次摆列,旗分五色,军器鲜明”,不禁对年轻英俊、治军有方的孙权发出的赞叹。2、寄奴解释--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南朝宋武帝刘裕故事,刘裕曾两次率晋军北伐(时未称帝),...

  • 这首诗歌中的五个典故有:1、孙仲谋处,孙权在京口建立霸业。2、寄奴曾住,刘裕率军北伐气吞胡虏。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北伐的英姿。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刘义隆北伐失败。5、廉颇老矣,指刘义隆北伐失败后,朝廷起用年老的廉颇担任将军。

  •  简简单单百事通 永遇乐中的五个典故

    永遇乐中的五个典故,是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居;廉颇老矣,典故的作用是怀念英雄,怀念古人,今昔对比,借古讽今。永遇乐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宋代辛弃疾写的一首词,主旨是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明...

  • 永遇乐中的典故及作用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理想;2.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明出师北伐的决心;3.佛狸祠下:今昔对比,不堪回首;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5.凭谁问,廉颇老矣:自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永遇乐原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